正文 第44章 沈默中招 (2)(2 / 3)

等楊燕出去,沈默一屁股坐下去,文件不在,是肯定的了。小偷偷這個,無疑天方夜譚,除非是有人故意,楊燕說出了沈默的想法。

邊際分析法是分析某一因素增加的時候對結果的影響,沈默冷靜下來分析,費用憑據的消失,對誰有利。

首先,從直接經濟角度分析,這些證據的消失對沈默及艾潔公司有利,可以借口被盜不賠償以前的費用。沈默並不懷疑自己人監守自盜,但艾潔公司也不在乎這小小二三十萬。錢是小事,擺平經銷商關係可是大事。有一句話說,可以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叫問題了。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錢本身就是問題。但對艾潔公司,不能用錢解決的,才是問題。

沈默把這個事件的相關人都列了出來:沈默、付波、李大海、鄭挺。沈默把麥豐、雷壘、楊燕都列上去,想想,他們離得太遠,就畫去了,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從直接經濟利益來分析,艾潔公司不是拿付波的錢去賠挺立的費用欠賬。憑據丟失,在不可抗力影響下,艾潔公司不承認以前的欠賬,也是說得過去的。雖然很賴皮,但沈默不願意為之,但不能說不可以。反正,沈默對與挺立的繼續合作就不抱希望。從這一點來看,似乎大家都沒有必要。

換一個角度分析,拋開直接經濟利益影響呢?沈默繼續用筆在紙上分析,不盯著錢,那挺立也就拋開了。除去沈默自己,紙上就剩下付波一個孤零零的名字了。

沈默越來越疑惑,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付波在艾潔的地位明顯下降,公司對他的信任也越來越少,沈默很多次有想法把付波開掉,也跟李偉提過,費用欠賬理出來對他也確實不利,但也還沒到要追究他責任的地步。即便是要追究,費用憑據沒了,就能免了他的責任嗎?就能恢複公司對他的信任嗎?

或許,付波一時衝動,他覺得這些憑據就像一把懸在頭上的利劍,壓得難受,所以鋌而走險。可是,兩者相較,沈默覺得如果是自己的話,做這種違法事情的風險要比費用憑據本身嚴重得多。不可否認,費用憑據的消失,付波可以心理輕鬆很多。尤其是裏麵很多他簽的那些所謂口頭的承諾費用。

那麼,費用憑據消失,對誰又不利呢?

首先是沈默自己了。不要說首先了,對李大海、鄭挺、付波根本就沒有多大影響。你沈默要什麼,都給你了。你要簽字給你簽字,你要證據給你證據,你要楊燕監督,給你監督,送到了你的手上,剩下來還有他們什麼事呢?隻有你沈默自己了。拿鄭挺來說,沈默想起前晚的生日宴會,從宴會的規模和來參加的達官顯貴、風雲人物來看,他的實力非常大,叫人偷個東西陷害一把沈默那是太容易了。隻是,他實力如此之大,又沒有明顯巨大的利益,沈默又沒有得罪他太深,有這個必要嗎?馬克思說,300%的利潤可以讓資本家冒著犯法的風險。以鄭挺對利益的期望值來分析,這費用憑據離300%太遠了。李大海的期望值比鄭挺小,但此人一向心機不深,與沈默沒有直接恩怨。

自己的不利又有哪些呢?公司也不能追究沈默的責任;費用還款將更加複雜,但挺立也不能把責任攤到沈默身上。唯一對沈默不利的就是,向公司和挺立解釋,會麻煩許多而已。

分析到最後,連沈默都懷疑這些憑據是不是被偷了。分析來分析去,太沒有必要。沒有人明顯受益,也沒有人明顯受害。難道小偷一個不小心,當錢拿走了?初三的時候,沈默成績好,老師寵愛,心高氣傲。有同學請教問題的時候,愛理不理,就是理了也耐心不足,講得不清楚,別人再問二遍,沈默就開始罵。不經意間,得罪不少人,沈默也不以為意。中考臨近的關鍵時期,一天,沈默課桌裏的書本教材筆記全被偷光。好在有老師幫助,好在沈默底子好,照樣中考全鎮冒尖。這件事情的謎底在多年後的同學聚會,大家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時候,才被偷書的同學親自揭開。就是因為沈默的驕傲得罪了那些同學。這件事給了沈默深刻的教訓,處世之道,在於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