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出錯帶來的危害遠不如行事猶豫不決帶來的危害大。靜止不動的事情比運動中的事物更容易損壞。
一位智商一流、持有大學文憑的才子決心“下海”做生意。有朋友建議他炒股票,他豪情衝天,但去辦股東卡時,他猶豫道:“炒股有風險啊,等等看。”又有朋友建議他到夜校兼職講課,他很有興趣,但快到上課了,他又猶豫了:“講一堂課才20塊錢,沒有什麼意思。”他很有天分,卻一直在猶豫中度過。兩三年了,一直沒有“下”過海,碌碌無為。一天,這位“猶豫先生”到鄉間探親,路過一片蘋果園,望見的都是長勢喜人的蘋果樹。
他不禁感歎道:“上帝賜予了這個主人一塊多麼肥沃的土地啊!”種樹人一聽,對他說:“那你就來看看上帝怎樣在這裏耕耘吧。”世界上有很多人光說不做,總在猶豫;有不少人隻做不說,總在耕耘。成功與收獲總是光顧有了成功的方法並且付諸行動的人。過分謹慎和粗心大意一樣糟糕。如果你希望別人對你有信心,你就必須用令人信賴的方式表現自己。過度慎重而不敢嚐試任何新的事物,對你的成就所造成的傷害,就像不經任何考慮就執行突發的想法一樣嚴重。沒遊過泳的人站在水邊,沒跳過傘的人站在機艙門口,都是越想越害怕,人處於不利境地時也是這樣。治療恐懼的辦法就是行動,毫不猶豫地去做。再聰明的人,也要有積極的行動。
有一個6歲的小男孩,一天在外麵玩耍時,發現了一個鳥巢被風從樹上吹掉在地,從裏麵滾出了一隻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決定把它帶回家喂養。當他托著鳥巢走到家門口的時候,他突然想起媽媽不允許他在家裏養小動物。於是,他輕輕地把小麻雀放在門口,急忙走進屋去請求媽媽。在他的哀求下媽媽終於破例答應了。小男孩興奮地跑到門口,不料小麻雀已經不見了,他看見一隻黑貓正在意猶未盡地舔著嘴巴。小男孩為此傷心了很久。但從此他也記住了一個教訓:隻要是自己認定的事情,決不可優柔寡斷。這個小男孩長大後成就了一番事業,他就是華裔電腦名人——王安博士。
在人生中,思前想後,猶豫不決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錯事的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是會失去更多成功的機遇。在四川的偏遠地區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一個富裕。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麼樣?”富和尚說:“你憑借什麼去呢?”窮和尚說:“一個飯缽就足夠了。”富和尚說:“我多年來就想租條船沿著長江而下,現在還沒做到呢,你憑什麼去?”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歸來,把去南海的事告訴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慚愧。窮和尚與富和尚的故事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說一尺不如行一寸。沒有果敢的行動,一切夢想都隻能化作泡影。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
嫉妒是一種卑下的情感,嫉妒會使人失去理智,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而對於嫉妒者的中傷,最妙的回擊是置之一笑。
佛經上有一則故事——在古遠時代,摩伽陀國有一位國王飼養了一群象。象群中,有一頭象長得很特殊,全身白皙,毛柔細光滑。後來,國王將這頭象交給一位馴象師照顧。這位馴象師不隻照顧它的生活起居,還很用心教它。這頭白象十分聰明、善解人意,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已建立了良好的默契。有一年,這個國家舉行一個大慶典。國王打算騎白象去觀禮,於是馴象師將白象清洗、裝扮了一番,在它的背上披上一條白毯子後,才交給國王。國王就在一些官員的陪同下,騎著白象進城看慶典。由於這頭白象實在太漂亮了,民眾都圍攏過來,一邊讚歎、一邊高喊著:“象王!象王!”這時,騎在象背上的國王,覺得所有的光彩都被這頭白象搶走了,心裏十分生氣、嫉妒。他很快地繞了一圈後,就不悅地返回王宮。一入王宮,他問馴象師:“這頭白象,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技藝?”馴象師問國王:“不知道國王您指的是哪方麵?”國王說:“它能不能在懸崖邊展現它的技藝呢?”馴象師說:“應該可以。”國王就說:“好。那明天就讓它在波羅奈國和摩伽陀國相鄰的懸崖上表演。”隔天,馴象師依約把白象帶到那處懸崖。國王就說:“這頭白象能以三隻腳站立在懸崖邊嗎?”馴象師說:“這簡單。”他騎上象背,對白象說:“來,用三隻腳站立。”果然,白象立刻就縮起一隻腳。
國王又說:“它能兩腳懸空,隻用兩腳站立嗎?”“可以。”馴象師就叫它縮起兩腳,白象很聽話地照做。國王接著又說:“它能不能三腳懸空,隻用一腳站立?”馴象師一聽,明白國王存心要置白象於死地,就對白象說:“你這次要小心一點,縮起三隻腳,用一隻腳站立。”白象也很謹慎地照做。圍觀的民眾看了,熱烈地為白象鼓掌、喝彩!
國王愈看,心裏愈不平衡,就對馴象師說:“它能把後腳也縮起,全身懸空嗎?”這時,馴象師悄悄地對白象說:“國王存心要你的命,我們在這裏會很危險。你就騰空飛到對麵的懸崖吧?”不可思議的是這頭白象竟然真的把後腳懸空飛起來,載著馴象師飛越懸崖,進入波羅奈國。波羅奈國的人民看到白象飛來,全城都歡呼了起來。國王很高興地問馴象師:“你從哪兒來?為何會騎著白象來到我的國家?”馴象師便將經過一一告訴國王。國王聽完之後,歎道:“人為何要與一頭象計較、嫉妒呢?”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顆平靜和睦的心,切不可心懷嫉妒。俗話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別人有所成就,我們不要心存嫉妒,應該要平靜地看待別人所取得的成功,這是擁有幸福人生的秘訣。
有一對夫妻心胸很狹窄,總愛為一點小事爭吵不休。有一天,妻子做了幾樣好菜,想到如果再來點酒助興就更好了,於是她就拿瓢到酒缸裏去取酒。妻子探頭朝缸裏一看,瞧見了酒中倒映著的自己的影子。她以為是丈夫對自己不忠,把女人帶回家來藏在缸裏,就大聲喊起來:“喂,你這個死鬼,竟然敢瞞著我偷偷把女人藏在缸裏麵。如今看你還有什麼話說?”丈夫聽了糊裏糊塗的,趕緊跑過來往缸裏瞧,他一見是個男人,也不由分說地罵起來:“你這個壞婆娘,明明是你領了別的男人回家,暗地裏把他藏在酒缸裏麵,反而誣陷我!”“好哇,你還有理了!”妻子又探頭往缸裏看,見還是先前的那個女人,以為是丈夫故意戲弄她,不由勃然大怒,指著丈夫說:“你以為我是什麼人,任憑你哄騙的嗎?你,你太對不起我了……”妻子越罵越氣,舉起手中的水瓢就向丈夫扔過去。丈夫側身一閃躲開了,見妻子不僅無理取鬧還打自己,也不甘示弱,於是還了妻子一個耳光。這下可不得了,兩人打成一團,又扯又咬,簡直鬧得不可開交。最後鬧到了官府,官老爺聽完夫妻二人的話,心裏頓時明白了大半,就吩咐手下把缸打破。
一錘下去,隻見那些酒汩汩地流了出來。不一會兒,一缸酒流光了,缸裏也沒看見半個男人或女人的影子。夫妻二人這才明白他們嫉妒的隻不過是自己的影子而已,心中很是羞慚,於是就互相道歉,重又和好如初了。我們遇到懷疑的事,不宜過早下結論,要客觀、理智地去分析,才能夠了解真相。尤其在生氣的時候,不能像故事中的這對夫妻見到自己的影子,不能冷靜地思考分析,反被嫉妒心衝昏了頭腦而傷了和氣。如果別人的嫉妒能把你打倒,這說明你雖然可能是優秀的,卻不是最優秀的,在意誌上更算不上優秀。麵對嫉妒者的中傷,常人最容易做出的也是最下策的反應就是反唇相譏。這樣,你會因為別人的無聊,自己也變得無聊,甚至有可能陷入一場曠日持久,使心智疲憊又毫無意義的糾葛中。拜倫說過:“愛我的我報以歎息,恨我的我置之一笑。”他的這“一笑”,真是灑脫極了,有味極了。對嫉妒者的中傷,最妙的回答是——讓心靈安詳地微笑。
學,可以立誌;學,可以成才;學,永遠不能停止。
這是美國東部一所大學期終考試的最後一天。在教學樓的台階上,一群工程學高年級的學生擠做一團,正在討論幾分鍾後就要開始的考試,他們的臉上充滿了自信。這是他們參加畢業典禮和工作之前的最後一次測驗了。一些人在談論他們現在已經找到的工作;另一些人則談論他們將會得到的工作。帶著經過4年的大學學習所獲得的自信,他們感覺自己已經準備好了,並且能夠征服整個世界。他們知道,這場即將到來的測驗將會很快結束,因為教授說過,他們可以帶他們想帶的任何書或筆記。要求隻有一個,就是他們不能在測驗的時候交頭接耳。他們興高采烈地衝進教室,教授把試卷分發下去。當學生們注意到隻有5道評論類型的問題時,臉上的笑容更加生動了。
3個小時過去了,教授開始收試卷。學生們看起來不再自信了,他們的臉上是一種恐懼的表情,沒有一個人說話。教授手裏拿著試卷,麵對著整個班級。他俯視著眼前那一張張焦急的麵孔,然後問道:“完成5道題目的有多少人?”沒有一隻手舉起來。“完成4道題的有多少?”仍然沒有人舉手。“3道題?”學生們開始有些不安,在座位上扭來扭去。“那一道題呢?”
但是整個教室仍然很沉默。“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結果。”教授說,“我隻想給你們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即使你們已經完成了4年的工程學習,關於這項科目仍然有很多的東西你們還不知道。這些你們不能回答的問題是與每天的普通生活實踐相聯係的。”然後他微笑著補充道:“你們都會通過這個課程,但是記住——即使你們現在已是大學畢業生了,你們的學習仍然還隻是剛剛開始。”隨著時間的流逝,教授的名字已經被遺忘了,但是他教的這堂課卻沒有被遺忘。對學習不感興趣,或是“忙得沒功夫看書”的人,終會被時代的激流所淘汰。也就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汽車大王福特年少時,曾在一家機械商店當店員,周薪隻有2.05美元,但他卻每周都要花2.03美元來買機械方麵的書。當他結婚時,除了一大堆五花八門的機械雜誌和書籍,其他值錢的東西一無所有。就是這些書籍,使福特向他向往已久的機械世界邁進,開創出一番大事業。功成名就之後,福特曾說道:“對年輕人而言,學得將來賺錢所必需的知識與技能,遠比蓄財來得重要。”書,是四季常青的智慧之樹!讀好它,也是一種充滿期冀的栽種。植下一片生命的寄托;植下一塊炎夏的綠蔭;植下一抹夜行的曙色;植下一個人生的憧憬……如果失去它,生命往往變得荒涼。人生,也會出現另一種水土流失——蒼茫的漠地,會搖著愚昧的狗尾巴草,思維掩息了波瀾,歲月也會失去斑斕的色彩!書,是鑰匙,它能開啟許多奧秘之門;書,是向導,它能引導人步出許多誤區,步入輝煌。事實已經證明,受過最成功教育的人,往往是自學成功者或自我教育的人。而自我教育不足,對個人的成長是不利的。發表過《進化論》的達爾文就說過:“我的學問最有價值的全是自己苦讀學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