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采訪魯豫,相約東莞(1 / 2)

作為記者,采訪名人是很正常的,這些年采訪過的明星很多的,像劉曉慶、佟大為等一些大牌明星,和一些二線的,都有。雖然我不追星,但是采訪時還是要裝得像個十足的追星族,我認為這樣人家才願意告訴你更多,挖到更多猛料的。

2005年12月5日,聽說鳳凰衛視名主持陳魯豫要來東莞與廣大觀眾和讀者見麵了,這個消息一下子刮遍了莞城的大街小巷,甚至每一個角落。接到采訪任務的那一刻起,我和艾曉就分手準備資料。上新華書店找最近魯豫出版的《心相約》這本書,上鳳凰網和新浪網收集魯豫的相關資料,認真閱讀她寫的書,忙得不亦樂乎。準備得也很充分。我們都不是年少的追星族,但那天的我就像個追星族一樣,對魯豫充滿了一種期待,一種焦灼的盼望……

翻開魯豫的《心相約》,一張輕舞飛揚的笑臉配上飄逸的婚紗,光彩照人。她說,那一刻的寫作衝動,源於一種情感的不曾改變。

文如其人,這是一個充滿激情、陽光的女人。這個滿世界飛翔的女子,因英語而改變命運、豐富人生。

那天,麗陽時代廣場,彩旗飄飄,豔陽高照,臨時搭建的舞台前聚滿了人,到處都有人在看魯豫的著作《心相約》。還有許多人在排隊要魯豫的《心相約》。我跟艾曉、文靜也在其中。十點半,魯豫出現在讀者麵前,全體嘩然。眾多媒體的鎂光燈、鮮花、掌聲、歡呼聲、驟然響起……

魯豫身穿一套深藍色的毛衣,看上去有點像是黑色的,裙子上繡著幾隻輕舞的蝴蝶,玫瑰紅的披風非常的惹火。一頭短發,一臉的陽光燦爛,秀氣的娃娃臉,給人自然、舒服、親切、恬靜的感覺。魯豫沒有一點大名人的架子,極具親和力,一到現場立即得到讀者和觀眾親切的擁戴,欣賞與喜愛。

見麵會上,她現場采訪一位在東莞打工的,名叫王華禮的環保誌願者。王華禮講他在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做義工的故事,魯豫適時地發問,說到可可西裏的美麗,還有藏羚羊,魯豫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每一個問題都是大家所想了解的。她問王華禮:你現在在東莞,看到的是陽光,白雲,藍天,想象一下在可可西裏能看到什麼?王華禮答:雪山和近處的各種動物。”魯豫打趣說:是不是看到了台上坐著兩隻藏羚羊,台下坐著無數的藏羚羊。”這話把全場的氣氛搞活躍了,一下子把觀眾逗樂了,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魯豫對自己的采訪對象滿腔熱忱,真誠而專注。把觀眾帶向了一個新的天地,給現場觀眾以全新的感覺。

魯豫從小就有語言天賦,父母都是學外語的,父親學的是斯瓦西裏語,母親學孟加拉語。她說她曾對同學們解釋來解釋去,別人聽懂的依然是“什麼,稀裏嘩啦語”?她說她突然間在某一天,對英語開了竅,並一通百通。從此,英語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她也成了校外英語角的小權威,這使她對自己的語言能力深信不疑。至今,都搞不清這裏麵的真正因素。在此之前,她從沒感覺自己的生活讓一門英語而變得精彩。確實,英語讓她打開了一扇窗,並改變了她的人生之路。

魯豫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國際新聞專業,曾在中央電視台做實習記者。畢業的時候,有兩條路選擇,一是做專業主持人,二是做國際新聞記者。92年,是魯豫人生中的重大轉折。這一年,北京市申辦2000年奧運會英語演講比賽,魯豫參賽了,並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被中央電視台選中,主持《藝苑風景線》。開始了她的主持生涯,還參加了托福考試。到94年,魯豫去了西雅圖。

魯豫回國後幸運加盟鳳凰衛視,優勢還是英文。魯豫經常以流利的英語采訪政界、企業及社會焦點人物。魯豫曾參與新聞直播節目:《香港回歸》、《千禧之旅》、《戴安娜王妃葬禮》、《美國總統大選》以及911事件、伊拉克戰爭等。也充分發揮了她在國際新聞方麵的才華。

我能采訪到魯豫這樣的人物,當然開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