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根據自己的個性選擇服裝(1)(2 / 3)

4.固定著裝風格

對於25歲以上的普通人來說,一般應該開始著手嚐試並選擇固定的服裝品牌。選擇期可以有2—3年。2—3年後,也就是快30歲的時候,應該已經確定了服裝品牌。下一步工作就是確定固定的個人著裝風格。

風格,這對一個人或一件衣服來說,幾乎是最重要的了。看一件衣服的時候,先不要單純考慮顏色或者款式,應該做的是大致揣摩這件衣服的整體體現出來的風格,這種風格與自己的是否吻合。如果風格不是自己的,那就堅決放棄。如果風格吻合了,再考慮顏色和款式等方麵的細節。

另外,在固定個人風格的時候要注意多樣化,就是最少確定上班風格、休閑風格和晚會風格這三種風格,那樣的話才不會太單調。

5.確定自己的主打色係和輔助色係

根據自己的膚色、喜好等確定個人衣櫥的主打色係,並盡量保持衣櫥中60%衣服的顏色在主打色係之中。同時根據當季流行的色彩確定衣櫥的輔助色係,並保持40%衣服的顏色在輔助色係中。

6.確定基礎款和流行款的比例

把個人衣櫥中基礎款式和流行款式的比例盡量保持在3:2之間。這點其實很難做到,一般來說,每個人購物的時候,總想買那些款式最流行、顏色最耀眼的衣服,但如果每次購物的時候總是買這些的話,那麼可以想象你的衣櫥一定很糟糕。黑色長褲、米色風衣、白襯衫、圓領黑T恤之類的基礎款衣服,它們在你衣櫥中的比例一定要占60%以上,否則你的品味就可能有問題了。

7.擯棄模式化

在前麵6點全部做到之後,可以相信你的衣櫥、著裝已經做到了基本不大容易挑出明顯的毛病了。當然,這6點隻是提高品味的捷徑,但要有最佳的品味,單純靠這6點是絕對不行了。答案很明顯,那就是太模式化了。模式化本質上是與瞬息萬變的時尚潮流完全不合拍的。所以,在模式化的基礎上,適當加一些小小的靈感的大膽點綴,將讓你的品味大大提升。小小的配飾等一些屬於個人的東西,都可以盡情嚐試。

提高自己的衣飾修養

服飾巧妙的搭配是女性流動的風景線。春天它把女人變成歡樂明亮的女神;夏天讓女人成為熱情奔放的情人;秋天它使女人成為風韻猶存的婦人;冬天則令女人成為冷豔絕色的美人……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每個女人都會迷失、彷徨,“永遠都缺一件衣服”更成了女人在出門前常常拿來自嘲的一句話。不過不要緊,隻要你夠勤奮,真正地認識自己,並讀懂服飾語言,每個女人都會變得分外美麗。

1.建立自己的穿衣風格

我們不能妄談擁有自己的一套美學,但應該有自己的審美傾向。而要做到這一點,就不能被千變萬化的潮流所左右。我們應該在自己所欣賞的審美基調中,加入時尚的元素,融合成個人品位。比如,如果你隻喜歡穿裙子的淑女感,也不必排斥寬腿長褲、九分褲等同樣能傳遞出優雅感覺的褲裝。融合了個人的氣質、涵養、風格的穿著會體現出個性,而個性是最高境界的穿衣之道。

2.衣服要與你的年齡、身份、地位一起成長

西方學者雅波特教授認為,在人與人的互動行為中,別人對你的觀感隻有7%是注意你的談話內容,有38%是觀察你的表達方式和溝通技巧(如態度、語氣、形體語言等),但卻有53%是判斷你的外表是否和你的表現相稱,也就是你看起來像不像你所表現的那個樣子。因此,踏入職場之後,那些慵懶隨意的學生形象,或者嬌嬌女般的夢幻風格都要主動回避。隨著年齡的增長、職位的改變,你的穿著打扮也應該隨之改變,記住,衣著是你的第一張名片。

3.基本服飾是你的鎮山之寶

雖然服飾的流行沒有盡頭,但一些基本的服飾是沒有流行不流行之說的,比如及膝裙、粗花呢寬腿長褲、白襯衫……這些都是“衣壇常青樹”,曆久彌新,哪怕10年也不會過時。這些衣物是你衣櫥的“鎮山之寶”、必備之品,所以選購時要注意材質上乘、剪裁得體的衣物。多花點兒錢買件優質品,不僅穿起來好看,而且穿著時間長,絕對值得。

4.資金受到限製時務必求精

把眼光放得高些,學會挑剔,從款式、材質、顏色到剪裁、工藝……道道門檻都要過,不要因為偏愛某一個元素而忽視其他方麵。如果你在買的時候就是猶豫不決的,那麼幾乎可以肯定,買回來後的這件衣服你肯定也很少光顧它。所以,哪怕隻擁有幾件出色的衣服也比有一櫃子穿不出去的衣服強。

5.買和自己身材、膚色、氣質能夠“速配”的衣服

專賣店精美的櫥窗和優雅的店堂都是經過專業人士精心設計的,其目的就是營造出一種特別的氣氛,突出服裝的動人之處。但是,那些穿在模特身上或者陳列在貨架上的漂亮衣服不一定適合你,不要在精致的燈光和導購小姐的遊說造成的假象中迷失了自己。為了避免被一時的購物氣氛迷惑,徹底了解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讀懂自己的身材、氣質、膚色,才不會買回錯誤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