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男孩相比,女孩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對個人情感的需求也更加強烈。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誤解女孩的一些行為。
蕭蕭5歲了,相比小時候,她變得“煩人”了許多。每當媽媽洗衣服或做飯的時候,她總會跑過去“幫忙”,結果總是把自己弄得渾身濕漉漉、髒兮兮的;每天早上爸爸上班,她會拽著爸爸的衣服不讓他走:“爸爸,我要和你玩!不許走!”甚至有一次,她還把爸爸出門穿的鞋子藏了起來,爸爸被她氣壞了,責罵她:“你這孩子怎麼越來越不乖,我不喜歡你了!”
不止是蕭蕭的父母,很多女孩父母都會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女孩會越來越“纏人”,甚至沒有男孩子聽話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因為女孩已經不再滿足於看、聽、觸摸等行為去探索世界,而是有了更高層次的需求——心理需求。雖然男孩也有這樣的心理需求,但由於女孩更注意人際關係,所以表現出的強烈程度要遠遠超過男孩。
確實,從小時候起,女孩每當接觸一個新的領域或人群,最關注的往往是這些問題:
我和他有關係嗎?
我們之間關係是怎樣的?
我在這種關係中處於何種地位?
要維持關係,我能做些什麼?
可見,女孩是非常注重人際關係的,比男孩表現得更為強烈。
給女孩父母的建議
女孩雖然不像男孩那樣渴望成為“孩子王”,但是她們會渴望得到父母更多的寵愛與關注、渴望交更多的朋友,而且因為女孩天生比較容易受傷、妥協和軟弱,所以她們更需要在人際關係中得到尊重和認可。
方法一:當女兒在交際上遇到難題時,要從旁給予引導
有一位媽媽曾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我的女兒今年11歲,是一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現在是班裏的班長。她學習等各方麵都很好,偏偏在和同學相處方麵遇到了問題,這令她最近一段時間非常苦惱,甚至到了茶飯不思的地步。
一天,女兒終於把心事對我講了:“媽媽,如果和同學鬧了矛盾,自己是不是也該擔責任啊?我真不知道怎樣才能和大家相處得更好。”看著一臉愁容的女兒,我對她說:“同學們天天在一起,就像我們舌頭碰到牙,鬧矛盾是很正常的。當然,責任是雙方都有的,但也能分清誰責任更大,你要尊重別人,別人才能尊重你。同學之間還要互相體諒,多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問題。”女兒聽完我的話,終於明白自己應該怎樣和同學相處了。
女孩天性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但在現實的生活和學習中,她們難免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人際交往問題,這時,就需要父母從旁正確引導女兒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以便女兒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