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教育時也不要忘記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2 / 2)

(5)孩子需要認識人生,這是生涯教育

孩子要長大,最後要成為能獨立生活的大人,因此,在童年的時候,多認識不同的人生,就不是哲學上的考慮,而是實際上的需要。“我長大要做什麼?”

這一個問題並不困擾著孩子,孩子認識人生,是從看電視卡通和電視連續劇,講故事和連環漫畫開始。故事中的主角就是孩子最早認同並想模仿的對象,而主角的冒險經曆和神奇遭遇,就是孩子最早想要體驗的生活。

孩子上了學校,課本上的大人物,偉大的科學家、偉大的將軍、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政治家是他們另一個並想模仿的對象。

當孩子向往的目標鎖定於有限的幾種之後,對他自己,挫折將多於鼓勵。顯然,父母有責任告訴孩子:人生之路百條千條,條條道路認真走下去,路上都有許多動人、感人之處;所謂“行行出狀元”就是這個意思。尊重別人的選擇,努力於自己的方向。隻有人生認識廣泛的人才有這樣胸襟。

(6)孩子需要培養智慧,這是思想教育

有人累積了許多經驗,但是他不能從中得到教訓;有人讀了許多書,但是他不能從中得到心得;有人獲得各方的消息,但是他不能分析和判斷;有人現象呈現在他麵前,但是他不能看出意義。這種人,我們便說他缺乏智慧。什麼是智慧?

智慧,簡單說,就是創造新東西,創造新觀點的能力。他不但比別人能更快從現象中、消息中、知識中、經驗中讀出不同的意義,而且能從中發展出新的技術、新的發明、新的作品、新的觀念。創意是智慧的表達。許多人認為智慧是天賦。

不錯,有一些人的確比另一些人有創意而被認為有智慧。但是,智慧大部分還是靠後天訓練來的。

和語言的能力一樣,訓練孩子的智慧,不但要從早,而且要從小指導孩子怎樣觀察事物;和別人有不同的發現、看法和做法的時候,鼓勵他表達出來,做出來;更進一步訓練他非難別人的和自己的觀點,推翻別人的和自己的做法,然後引導他試著發展新的看法和新的做法。訓練孩子的智慧,當然由小而大,由易而難:孩子小小的發現,小小的發明,小小的心得,都加以鼓勵。成就獲得肯定是孩子繼續努力的原動力。

(7)孩子需要培養幽默感,這是氣質教育

氣質對於一個人來說,就像胸腹間的一股氣,看不到摸不著,卻決定著留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每個孩子都具有超凡氣質的潛質,隻要父母順應孩子的先天氣質精心打造,定能培養出超凡氣質的孩子。

滑稽常常被看做是幽默。會說調皮話的人,會說笑話的人,善於諷刺的人,常常被看作是有幽默感的人。這些雖然和幽默感沾上邊。但是還是不能正確地說明什麼是幽默感。什麼是幽默感呢?

幽默感就是使心情恢複寧靜的能力;幽默感對一個人的作用,很像彈簧對汽車和飛機的作用,汽車有了彈簧裝置,才能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駛,上下震動不會過於劇烈。飛機有了彈簧裝置才能安穩著陸,不致摔壞。幽默感不管對自己、對別人都是潤滑劑。當你沮喪於或狂熱於某些事情上的時候,幽默感將平撫你的情緒,而回到平日的寧靜。

和有幽默感的人相處,富於智慧是你最直接的感覺,他的智慧放出來的是清風,不是熏風,是清泉,不是烈酒;他的智慧不叫你太悲傷、太悲觀,也不叫你太興奮、太樂觀。幽默感是一個人最高尚的氣質,是一個人人生最高的境界。這種氣質怎樣培養呢?

和培養智慧一樣,可以從訓練得來。從小訓練,從小事訓練,從小處訓練;多閱讀,多觀察,多思考是訓練的內容。幽默感是人生態度,所以必須從小訓練,嚴肅緊張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後也一樣嚴肅緊張。一個人的人生態度、個人氣質形成後是很難改變的。從小事訓練,從小處訓練,目的在於把幽默感變成孩子的生活習慣,並內化成孩子的氣質。

讓孩子感到家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這是以往有涵養的大人明智的做法。這種美妙的家庭情感,在我看來,和大人贈給孩子們的那些最精致的禮物一樣珍貴。

——華盛頓(美國文學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