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體育教師和有關專業運動培訓的運動員,具備較好的體育運動知識、生理健康知識,可以針對中考體育測試的需要,結合孩子自身的條件和特點,製訂相應的教學計劃,選擇合適的訓練方法,在保證訓練安全、運動量合理性的同時,循序漸進地達到提高體能、掌握技能,提高孩子對於體育活動的興趣並提高成績。因為其專業背景,在教練的指導下進行訓練會比自己練習更科學、更合理,對成績的提升更加有效。
(1)什麼人需要請專業教練。
體能、體質較差的,身體較胖或過於瘦弱的,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訓練來提高體能和耐力;肢體協調性較差或對相關項目技術要領掌握有困難的,需要在訓練中得到詳細的指導和糾正;體育成績較差且沒有及早開始準備,但需要盡快提高成績的;體育成績中等,希望通過科學的短期集訓迅速提高成績、力爭滿分的,可以請專業教練給予指導。
(2)選擇教練的原則。
要考察培訓機構及教練的資質,一定要選擇具備專業體育教師、運動員資格,並有一定的教學經驗,最好有中考體育測試指導的經曆,熟悉當地體育測試的項目、評分標準的教練。參加培訓前,最好能觀摩訓練課程情況,並讓孩子試聽、試訓。
(3)專業教練都能做什麼。
教練會對孩子的體能情況進行測試,了解其身體狀況和對體育測試項目的掌握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幫助孩子選擇出適合的中考體育項目,如身材較胖、臂力較小的男生不宜選擇引體向上,身材高大的女生不宜選擇仰臥起坐等;然後,製訂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幫助孩子逐漸提高運動能力和技能,並根據訓練情況進行調整;對於體育測試是弱項的孩子,給予從技術到心理的考前輔導,激勵孩子的信心。
專業教練的確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歸根結底還是要靠自己。對於父母來說,也不要覺得把孩子交給教練就完事了,一方麵要鼓勵和督促孩子堅持鍛煉,另一方麵最好能切實給孩子起個帶頭作用,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如何應對孩子的逆反行為
青春期特有的心理特點和中考的巨大壓力造就了一個事實--幾乎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逆反的表現,隻不過有些顯露在外表,有些埋藏在內心,有的表現得激烈些、明著和父母老師對著幹,有的稍微緩和點“蔫有主意”地偷著頂,在對待不同問題所表現出的逆反方式略有不同。我們既然知道逆反是不可避免的,那麼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解決不了問題;父母不理不睬任其發展,肯定也是不現實、不可取的。那麼,就要有技巧、有策略,軟硬兼施地想些妙招、使些手段,來化解這個問題。
(1)告訴孩子,“我很生氣”。
麵對孩子的逆反,父母常常有兩種比較極端的反應:一是馬上把孩子拽過來教訓一頓,這樣反而加重孩子的逆反;二是自己氣得不行,孩子似乎根本不以為然,這都對事情的解決毫無意義。
如果不能用合適的方法來糾正孩子的逆反行為,你隻要明確地告訴孩子,“你這樣做,我很生氣!”讓孩子很清楚地了解此時父母的心情就行了。
(2)平等談判,達成協議。
既然孩子非常希望父母把他當大人,給予他最大的尊重,那麼就來“談判”吧,這是最平等、公正的方式了。父母承諾什麼,孩子做到什麼,大家共同遵守哪些規則……當然,前提是父母要能把握好尺度,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又能讓孩子在控製之中,而且父母首先要做到不能食言、不能隨意毀約。
(3)要真正做到“舍得”。
麵對孩子逆反,有時候父母感到無計可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雖然父母生氣時會說“我再也不管你了”,但氣過了還是要去嘮叨孩子,幫助孩子做這做那,毫無怨言。這是父母愛的體現,這也恰恰讓孩子抓到了“軟肋”。
有的時候,父母不妨按捺著自己的愛心,真的放開幾天(當然不是在大考在即的時候)--不叫他起床,不催促他寫作業,不提醒他帶這帶那,甚至就像他鬧脾氣時不答理你那樣,根本不理他……這樣,孩子才能真的體會到父母對他的愛、為他的付出,能讓孩子學會體諒父母、控製自己。
(4)抓“現行”,進行事實教育。
很多時候,父母不斷提醒孩子不抓緊複習考試會吃虧、一定要仔細不能馬虎之類的事,不少孩子最大的反應就是“知道了,煩不煩呀”,甚至你越說,他越不照著做。
最簡單的辦法是,當他確實在你提醒多次的事情上吃虧了,自己很懊惱、很鬱悶的時候,先表示一下同情和理解後,在“鐵證”麵前用最簡單的語言說出你的建議,肯定比你平時說一百遍都有效果!
邊做作業邊用手機給同學發短信是不少孩子和家長“頂牛”、發生衝突最多的一件事。在我們家也是一樣,我們說了很多次,好幾天壞幾天,不斷反複。到了初三,我下決心糾正女兒這個毛病。
第一招,直接提要求:邊學習邊鼓搗手機造成效率很低,我已經忍無可忍了。所以,到家請關手機,專心學習。但是這個建議馬上得到女兒反駁:不行!同學會發短信問作業。我沒玩,是在說學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