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報道並沒站什麼立場,反而用較多的筆墨介紹了一下中國的網紅經濟,‘和國外主要是帶動正品購買不同,因為中國發達的造假業,網紅除了帶動正版銷量,還為仿版提供了豐富的流量。喬韻坦白自己的網紅身份主要是給品牌【韻】引流,但這一說法遭到網友質疑,人們認為她的身份也為造假店鋪帶來了銷量,並且她也從中分享了利潤。這一行為侵犯到了許多設計師的利益,Coco穿過的所有名牌衣物,似乎都是對版權的惡意侵犯’。

也許是因為文化不同,遠隔重洋,也不了解國內這邊整個事態發展的經過,美國那邊的輿論對這新聞似乎相當淡然——也是習慣了中國產品和假貨、質量低劣扯上關係了。文章裏也提到了Coco和Alibaba的關係,Alibaba這網站發展速度雖然快,但在美國一直卻相當受到詬病,就是因為假貨泛濫,侵權頻頻。Sophie翻了下新聞,各處都沒出評論,在圈內打聽了一輪,好像也沒人關心這個——喬韻一年多沒去美國了,之前的封麵,也是用《Voyage》巴黎在出風頭,她的衣服在中國賣得再好,在美國也隻是個崛起中的二線品牌,誰會一直關心一個小角色?

但,這也許是風波還沒蕩漾開來,《Coco》(真奇怪雜誌也叫這名字)沒有發現這個把柄,作為設計師,自己化身模特推介作品,在政治正確的角度來說,當然無可厚非(當然,除非咖位夠大,也會讓很多人私下有些非議),網紅做設計師在歐美也根本就不是個事,聯合盜版店鋪一起推廣,這件事如果能查實當然會影響,但不論是Sophie自己查詢還是Lana這邊,反饋都是這件事並沒有證據,Lana告訴她,現在論壇上說的話並不可信,很可能都是競爭對手的抹黑。Sophie也傾向於采納她的觀點,她找了些翻譯給她翻了點擊量很高的帖子,那些遣詞造句也讓她感到了一絲被操縱的痕跡。

最擔心的還是她當網紅時期的照片被發上歐美媒體——你可以當網紅自產自銷,也可以和盜版店鋪有點抓不住的隱隱聯係,這些事時尚圈都可以睜隻眼閉隻眼,當沒看見。但那些照片……那些照片如果被大麵積曝光……她還怎麼推喬韻去巴黎時裝周?恐怕整個《Voyage》巴黎都要淪為笑柄,‘我們的新設計師很能賣’,那又如何?你看到她拍的照片了嗎?那樣的審美——

幾乎都能聽見竊笑聲和即將到來的白眼:時尚圈能容忍炒作、營銷和唯利是圖的價值觀,但唯獨忍不了的就是壞品味。別說那些苛刻的評論家了,就連雜誌內的其餘同事,恐怕都很難接受喬韻職業生涯早期拍攝的那些照片——別說同事們,就連Sophie自己,也……

想到那些配色豔俗,甚至根本談不上搭配,就連PS風格都讓人無法多看一眼的照片,她攥著手機的手又緊了緊:她對她上位的手段無所謂,可以忍,甚至也許還有幾分欣賞,但Sophie無法對那些照片視若無睹,她不在乎美國那邊和Joe的恩怨,就是因為她的秀所蘊含的藝術性擊中了她,而現在,也正因為這批照片審美的惡俗,讓她對喬韻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