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2)

<碧檀記>

VIP章節 1作品相關

一、小阮

漢時,有眾多的馬上樂器傳入我國,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年),張騫出使烏孫國(今烏孜別克民族),烏孫王昆彌與漢通婚,烏孫公主出嫁前,漢武帝命懂得音樂的工匠參考琴、箏、築、臥箜篌等創製了一種能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圓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這種樂器便是阮,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了。

1、這個,據說是一把相當值錢的小阮,嘖嘖,看看,那紅木的光澤~~~口水

2、傷心地說,我沒有翻到服裝古典or氣質古典的MM彈小阮的照片,也就這個,大家湊合看吧。

畫裏最左邊的女人拿的就是阮,不過是中阮,小阮要比這個小好幾圈,看起來也精致玲瓏的多。很崩潰的是,在網上沒找到小阮的曲子,哎,有點兒擔心這麼好的古典樂器會漸漸失傳。

二、上海聖三一堂

聖三一堂(Holy Trinity Church)是聘請了英國本土的著名建築師設計的,1869年建成。這是一座紅磚砌築,室內外均為清水紅磚牆麵的建築,俗稱“紅禮拜堂”,是上海早期最大最華麗的基督教教堂。

本來,聖三一堂的設計體現了多種建築風格的融合。但是在1893年,在聖三一堂的左側(也就是東南方),又增建了一座高聳的鍾樓,這座鍾樓大大增強了這座教堂的哥特式意味。鍾樓為四方形平麵,尖椎形屋頂,四角有4個小尖頂。鍾樓內安置了八音大鍾,能按著聖詩的音韻敲打。在1930年十層以上高層建築在上海出現以前,聖三一堂的鍾樓曾經長期是上海的製高點和最醒目的地標,尤其是對於乘坐輪船進出上海的乘客。這座鍾樓已毀於1966年8月□破四舊的□中,現正在計劃重建中。

1、舊景

2、現在

三十年代的上海灘,在這裏舉行婚禮,想想都直哆嗦,供姐妹們yy,o(n_n)o...哈哈

VIP章節 2楔子

“奶奶,奧運會看完了,為什麼我們不回家,你一定要去上海?而且一定要坐火車去?”女孩左右挪動找不到舒服的坐姿,於是嘟著嘴拔下耳塞埋怨著。生硬的中文,金黃色頭發,隻是眉目卻不像西方人那麼深,隱約的有些含蓄清秀的味道,不難發現,這是個混血兒。

坐在她一旁的老人,滿頭銀絲,因為經常笑,笑了一輩子,笑容便刻在了臉上,就是嚴肅的時候,嘴角眉梢的皺紋也描畫出笑意。“Suri,上海就是我的家,你不想坐在火車上看看去奶奶家路上的景色嗎?”說罷,老人撩起了潔白的窗簾,側臉看向窗外。

Suri隨著奶奶的目光向外看,小樓、農田、池塘,錯落參差。良久,她忽然輕輕的拽了拽老人的衣角,趴在老人耳邊小聲說,“奶奶,我自己來到中國,看到了奧運,我很驕傲呢,我的血液裏是有這片土地的!”

疾馳而過的動車在大地劃過一道白線,外麵,天高雲淡,正是人間秋涼。

2008年9月8日,清晨,Suri坐在出租車的後座上昏昏欲睡,司機回過頭輕聲說,“到了,紅禮拜堂!”老人笑著推了推Suri,Suri揉了揉眼睛,然後背好雙肩背包,付了錢後攙著奶奶下了車。她皺著眉看著麵前大型的紅磚哥特式建築,有點兒茫然,建築外牆搭了腳手架,三三兩兩的建築工人才開始工作,Suri把手伸到背後,拽出一個地圖,顛顛倒倒的找了半天,隨即開心的說,“恩恩,奶奶我找到了,這個不叫紅禮拜堂,這個叫聖三一堂,上麵還說,這是舊上海最大的教堂。但是,但是好像修什麼中,待開放!”

Suri再抬頭看,隻見奶奶已經邁步走上台階,教堂的大門緊閉,老太太看著門上的一塊牌子發呆,Suri三兩步跑上去,指著牌子上的字問,“奶奶,這個字怎麼讀?”“繕,修繕中,待開放。”說完後,老人歎了口氣。Suri搭著奶奶的肩笑嗬嗬的安慰,“沒事兒,還有別的教堂,我們去別的也行!或者,咱們去外灘吧,我就看了外灘夜景,還不知道白天的外灘什麼樣呢!”

老人移開孫女的手,自顧自的下了台階,沿著教堂的牆邊走,在一個玻璃窗前,她停住了腳步,手搭在額頭上,湊到窗前向裏麵看,Suri跟過來,也往裏麵看,看不出個究竟,便悻悻的說,“沒有,什麼都看不見!”

老人忽然放下手,肅然說道,“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八十年前的今天,我的父親母親在這裏舉行了婚禮。”Suri一臉愕然,然後從牛仔褲的口袋裏掏出手機看了一眼,略帶詢問的語氣道,“你是說,1928年9月8日?”老人微微點頭,並不理會孫女臉上驚異的表情,慢慢從懷裏掏出一個金色的懷表。

古舊的樣式,無論是懷表的表殼還是表鏈都已經發烏了,沒有了金飾應有的光澤,卻憑添了一份滄桑感。老人略為猶疑,然後顫唞著摁了旁邊的小鈕,懷表被彈開了。Suri知道這是曾祖父母的遺物,奶奶很珍視的東西,經常在特別的日子裏拿出來獨自把玩,可她並沒有見過懷表的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