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如何運用手勢強化你的好形象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經常會用各種手勢來傳達不同的信息,比如友好、真誠、自信、高傲、專橫、焦慮等。手勢是構成個人形象的重要部分,你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手勢增強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
手勢按動作意義的不同可分為拱手、招手、揮手、擺手、搖手、握手等動作。按作用的不同,手勢還可分為下麵四種:
1.情緒性手勢
即用手勢表達思想情感。比如,高興時拍手稱快;悲痛時捶打胸脯;憤怒時揮舞拳頭;悔恨時敲打前額;猶豫時撫摸鼻子;急躁時雙手相搓。用手摸後腦勺則表示尷尬、為難或不好意思;雙手叉腰表示挑戰、示威、自豪;雙手攤開表示真誠、坦然或無可奈何;揚起手掌用力往下砍或往外推常常表示堅決果斷的態度、決心或強調某一說法。情緒性手勢是說話人內在情感和態度的自然流露,往往和表露出來的情緒緊密結合、鮮明突出、生動具體,能給聽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表意性手勢
即用手勢表明具體內容,表達特定含義。這些手勢大多數是約定俗成的,含義比較明確。如招手,表示讓對方過來;擺手,表示不要或禁止;揮手,表示再見或致意;豎大拇指,表示第一或稱讚;伸小指,表示最小或蔑視;用手指指自己的胸口,表示談論的是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情;伸出一隻手指向某個座位,是示意對方在該處就座等。手勢的表意動作也屬於人的一種自覺動作,也有特定場合、特殊情況下的手勢表意,如聾啞人的啞語主要通過手勢表意,還有交通指揮、體育裁判等。在某些公眾場合,語言不便使用,人們往往借助手勢表示特定的含義。
3.象形性手勢
即用手勢來摹形狀物。如說東西很大時,用雙手合成一個大圓,說某人個子很矮時手往下一壓。象形性手勢能使所表達的內容更形象、更生動。
4.象征性手勢
即用手勢表達某一抽象的事物或概念。如說“我們一定要取得這次談判的勝利”時,手掌用力向前方劈去;說“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時張開雙手,徐徐向前;說“我們成功了”時雙手握拳,用力向上揮動。
除此之外,不同的手勢還能表現人不同的性格特征。
有些人在發言時,常常會有一些手部動作,攤雙手、擺動手、相互拍打掌心,等等,這是對他說話內容的強調。這種人無論在什麼場合都習慣於把自己塑造成一個領導型人物,做事果斷、自信心強,很有表現欲,性格大都屬於外向型。
一些人在講話時,會將手掌猛地往下一砍,表明他已經決斷或在特別強調自己說的某句話、某個詞。
會談時,特別是在會談陷入僵局時,有人會兩手不停地搓動,表明他已經沒有主意而陷於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一些人在與人交談時習慣於時不時地攏一攏頭發,他們一般都性格鮮明、個性突出、愛憎分明,疾惡如仇。
一些人在說話時與別人拍拍打打,這種人通常修養不高,或者是故意與對方套近乎。
當別人講話時,一些人以手在桌上叩擊出單調的節奏,或者用筆杆敲打桌麵,同時腳跟在地板上打拍子,或抖動腳,或用腳尖輕拍,這種節奏並不是中途停止,而是不斷地嗒嗒作響。這種現象就是在告訴人們,他已經對對方所講的話感到厭煩了。
一些人順手拿過或摸出一張紙來,在紙上亂塗亂畫之餘,還會欣賞或凝視自己的“作品”。這也是一種對別人的講話缺乏興趣的表現。
在社會交往中,誰都希望展現自己美好的形象,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但是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經常會為我們的形象抹黑,以上這些手勢語就是交往中的細節,它們通常對語言有巨大的輔助作用,有時甚至獨立起著表情達意的重要作用,足以引起我們的關注。
45.握手能知人情冷暖
握手是現代社會交際中一種最普通的禮儀,也是世界上最通行的常用禮節。在各類商務、公務及普通的社交場合,握手禮是使用最頻繁的禮節形式,不同的握手方式會展現不同的形象。
握手,按字麵理解為手與手的結合,這種狀態能發展成為心與心的溝通,人們能夠更多地從中感到一種強烈的連帶關係。握手時越有力越持久,對方就越能感覺到你的誠意、熱情,你給對方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
緊握對方的手還會令對方感到一種壓力,尤其是與競爭對手第一次見麵時,用力握手往往是一件很有效的武器。當然這並不是說你得像運動員或摔跤手那樣去握別人的手,那樣別人會吃不消的。
握手還可以表現出一個人是否飽含真誠。有些人跟別人握手時顯得很不真誠,做做樣子,往往隻輕輕碰一下便鬆開,軟綿綿的,沒有力氣。
有些人跟人握手時,隻不過是輕輕一碰就鬆開,而且是一麵與人握手,一麵斜視其他地方,或東張西望,這也是極不尊重對方的表現。這些缺乏真誠,不尊重對方的毫無活力的握手對形象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通過社交場合的握手禮,常常能折射出一個人的禮儀修養。如果與人握手時左手還插在口袋裏,那顯然毫無誠意;如果眼睛東張西望,或是伸出的手給對方一種有氣無力的感覺,或是握得太緊叫人難堪,或是生硬地搖動都會令人不悅,印象不佳。恰到好處、優雅自然的握手就應是簡短有力地一握,兩眼愉快地凝視對方,表達出你溫和、友善的心意和渴望進一步交往的美好願望。
行握手禮時,應距離對方一步左右,上身稍向前傾,一腳稍邁向前一點,伸出右手,四指並齊,拇指張開與對方握手。手要上下略用力擺動,然後鬆開對方的手。年輕者對年長者、身份低者向身份高者施行握手禮時,則應稍稍欠身表示態度謙恭,用雙手握住對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士與女士握手時,往往輕握女子的手指部分,但較熟的人或朋友可例外。關係十分親近又久未見麵的人,可邊握手邊問候,兩人的手可長時間握在一起,以表示雙方的心情。
注意不要輕握男人的手指或是將女士的手握痛了,也不要騎在自行車或在公交汽車上與人握手。
伸手也有前後順序。如果說介紹雙方時,先介紹地位低的,地位高的人先伸手;男士和女士握手,女士先伸手;長輩和晚輩握手,長輩先伸手;上級和下級握手,上級先伸手。如果客人和主人握手,客人到來時,一般主人先伸手,表示歡迎;而客人離開的時候,一般是客人先伸手,是讓主人留步。
46.名片雖小,關乎形象
現代社會,名片的作用越來越大,交換名片成為建立人際關係的第一步,一般宜在與人初識時,自我介紹或經他人介紹之後進行。發送名片也是有講究的,它直接影響著你的形象和別人對你的印象。
對下一步要聯係的業務人員或你感興趣的人,要主動把名片遞過去,表示願意與對方認識交往。
在取出名片準備送給別人時,要雙手輕托名片至齊胸的高度並將正麵朝向對方,以方便別人接收時閱讀。如果人多而自己左手正拿著一疊名片,也應該用右手輕托,左手給以輔助,一張張地發給每個人,不要像發撲克牌一樣隨便亂丟。在遞給對方名片時,要注意對方的地位、身份以及雙方的關係。一般說來,名片有三種遞法:
1.手指並攏,將名片放在手掌上,用大拇指夾住名片的左端,恭敬地送到對方胸前。名片上的名字反向自己,使對方接到名片就可正讀,不必翻轉過來。
2.食指彎曲與大拇指分別夾住名片遞上。
3.雙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別夾住名片的左右端奉上。
以上三種遞法,都避免了“尖銳的指尖”指著對方的禁忌,其中尤以第三種最為恭敬。
當你接受他人名片時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接名片時,應起身或欠身,麵帶微笑,恭敬地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名片的下方兩角,並輕聲說“謝謝”或“能得到您的名片十分榮幸”,如對方地位較高或有一定知名度,則可道一句“久仰大名”之類的讚美之詞。接過別人的名片一定要先仔細看一下,名片看過之後(邊看邊讀出聲音來,效果也不錯),然後精心放入自己的名片夾或上衣口袋裏,也可以看後先放在桌子上,但不要隨手亂丟或在上麵壓上杯子、文件夾等東西,那是很失禮的表現。
交換名片也要按一定次序。一般情況下雙方交換名片時是地位低的人先向地位高的人遞名片,男性先向女性遞名片。當麵前的交往對象不止一人時,應先將名片遞給職務較高或年齡較大的人,如分不清職務高低和年齡大小時,則可依照座次遞名片,應給對方在場的人每人一張,不要讓別人認為你厚此薄彼。如果自己這一方人較多,則讓地位高者先向對方遞送名片。另外,千萬不要用名片盒發名片,這樣會讓人們認為你不注重自己的內在價值,以為你的名片發不出去。
在接受了對方名片之後要對名片進行合理的管理和利用。為了查找和使用方便,你應學會分類收藏他人的名片。對個人名片可按姓氏筆畫分類,也可依據不同的交際關係分類。平時,你要留心他人職務、職業、住址、電話等情況的變動,並及時記下有關的變化,以便通過名片掌握每個朋友、每位客戶的真實情況。
當然,為了加深你們的交往,你還可把對對方的了解,譬如他的愛好、興趣等記在名片上。待下次與這個人見麵時,你不但能一下子說出他的名字,還能以他的愛好和興趣為話題,這樣,對方對你自然有好感。
名片雖小,但它卻是結識一位新朋友,成就一份事業,打開心鎖的一把鑰匙。在人際交往中,恰當地運用名片,注重與名片相關的各種禮儀,將會為你進一步建立自己的完美形象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