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陳勁
自序
我在調研美國和歐洲一些企業的創新行動時,第一次接觸了樂高集團。當時我已經拜訪了一些非常著名的企業,並完成了相關的案例分析,這些企業包括麥當勞、百思買、瑪氏公司、麥特森、荷蘭銀行以及車美仕。為了理解企業如何進行創新管理實踐,我調研了56家企業,打算寫一本關於企業管理創新和領導藝術的書。我從很多不同的機構獲得了經驗和案例,準備用這些來闡述企業該如何實現管理創新。因此,我又拜訪了樂高,希望為我的書增加一個案例。我希望將樂高案例的分析用到洛桑管理學院的課堂上和我之後要寫的書中。
2008年,我第一次在洛桑管理學院的課堂上應用了樂高的案例,當時我就驚訝於這個品牌釋放的激情,以及它能夠喚醒並調動每個人身體裏那種實驗精神的能力。我的孩子戈登和卡羅琳,當時一個8歲、一個10歲,正處在樂高目標客戶的年齡段,他們讓我看到了這些玩具的價值。在後來的采訪中,我又發現了很多精彩的故事,我也認識了樂高的很多員工和粉絲。我意識到樂高的管理團隊不僅扭轉了企業當時的敗局,還從根本上重新思考了“創新”的含義以及如何進行創新。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拯救了這個企業並將其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個案例值得研究的內容太多,不是一本關於管理創新的書中的一個章節所能講述清楚的,它的故事和經驗教訓完全可以單獨寫成一本書。本書就講述了一個深受大眾喜愛的玩具企業曾經如何偏離了它的目標客戶和曆史,還差點兒因此破產;它講述了樂高粉絲的無限忠誠,還講述了企業管理層的堅持如何扭轉乾坤,拯救它於危難之中。於是,這本原計劃是關於管理創新的學術書,變成了一本內容更豐富的講述企業失敗與複興的書。
2008年以來,我多次去過丹麥的小村莊比隆(樂高集團總部所在地)。在那裏采訪過幾十位企業高管,參觀了明亮的創意屋,聽設計師們講述了設計新玩具的過程,拜讀了一些草圖和電腦生成的設計——它們展示了樂高那些最引人注目的裝備的進化史。我還參觀了熱鬧非凡的樂高工廠,上百萬噸的塑料就是在那裏被鑄成億萬塊積木的。我還與集團創始人奧勒·基爾克·克裏斯蒂安森的孫子、已擔任樂高集團總裁長達25年的基爾克·凱爾·克裏斯蒂安森進行了一次難忘的會麵。
在了解樂高的過程中,我還觀摩了在美國和歐洲舉辦的樂高第一屆聯盟競賽,看到了我兒子所在的隊伍在瘋狂機器人錦標賽中和其他幾百個孩子對決的場麵。在新澤西州利堡,我跟隨幾位樂高設計師和人類學家測試他們關於下一代積木套裝的想法,測試的對象則是全世界最多變、要求最高的消費者——9~10歲的男孩。在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的一個郊區,我見到了一個人,他用樂高積木複製了建築大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代表作——落水山莊。在印第安納州西拉斐特,我見到了全球最偉大的頭腦風暴大師史蒂夫·哈森布拉格,在科羅拉多博爾德我又見到了一群美國最厲害的遊戲程序員和設計師,正是他們將幾百萬個軟件代碼輸入虛擬世界,創造了《樂高宇宙》網絡遊戲。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陳勁
自序
我在調研美國和歐洲一些企業的創新行動時,第一次接觸了樂高集團。當時我已經拜訪了一些非常著名的企業,並完成了相關的案例分析,這些企業包括麥當勞、百思買、瑪氏公司、麥特森、荷蘭銀行以及車美仕。為了理解企業如何進行創新管理實踐,我調研了56家企業,打算寫一本關於企業管理創新和領導藝術的書。我從很多不同的機構獲得了經驗和案例,準備用這些來闡述企業該如何實現管理創新。因此,我又拜訪了樂高,希望為我的書增加一個案例。我希望將樂高案例的分析用到洛桑管理學院的課堂上和我之後要寫的書中。
2008年,我第一次在洛桑管理學院的課堂上應用了樂高的案例,當時我就驚訝於這個品牌釋放的激情,以及它能夠喚醒並調動每個人身體裏那種實驗精神的能力。我的孩子戈登和卡羅琳,當時一個8歲、一個10歲,正處在樂高目標客戶的年齡段,他們讓我看到了這些玩具的價值。在後來的采訪中,我又發現了很多精彩的故事,我也認識了樂高的很多員工和粉絲。我意識到樂高的管理團隊不僅扭轉了企業當時的敗局,還從根本上重新思考了“創新”的含義以及如何進行創新。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拯救了這個企業並將其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個案例值得研究的內容太多,不是一本關於管理創新的書中的一個章節所能講述清楚的,它的故事和經驗教訓完全可以單獨寫成一本書。本書就講述了一個深受大眾喜愛的玩具企業曾經如何偏離了它的目標客戶和曆史,還差點兒因此破產;它講述了樂高粉絲的無限忠誠,還講述了企業管理層的堅持如何扭轉乾坤,拯救它於危難之中。於是,這本原計劃是關於管理創新的學術書,變成了一本內容更豐富的講述企業失敗與複興的書。
2008年以來,我多次去過丹麥的小村莊比隆(樂高集團總部所在地)。在那裏采訪過幾十位企業高管,參觀了明亮的創意屋,聽設計師們講述了設計新玩具的過程,拜讀了一些草圖和電腦生成的設計——它們展示了樂高那些最引人注目的裝備的進化史。我還參觀了熱鬧非凡的樂高工廠,上百萬噸的塑料就是在那裏被鑄成億萬塊積木的。我還與集團創始人奧勒·基爾克·克裏斯蒂安森的孫子、已擔任樂高集團總裁長達25年的基爾克·凱爾·克裏斯蒂安森進行了一次難忘的會麵。
在了解樂高的過程中,我還觀摩了在美國和歐洲舉辦的樂高第一屆聯盟競賽,看到了我兒子所在的隊伍在瘋狂機器人錦標賽中和其他幾百個孩子對決的場麵。在新澤西州利堡,我跟隨幾位樂高設計師和人類學家測試他們關於下一代積木套裝的想法,測試的對象則是全世界最多變、要求最高的消費者——9~10歲的男孩。在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的一個郊區,我見到了一個人,他用樂高積木複製了建築大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代表作——落水山莊。在印第安納州西拉斐特,我見到了全球最偉大的頭腦風暴大師史蒂夫·哈森布拉格,在科羅拉多博爾德我又見到了一群美國最厲害的遊戲程序員和設計師,正是他們將幾百萬個軟件代碼輸入虛擬世界,創造了《樂高宇宙》網絡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