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農業工作彙報會在市政府一號會議室舉行。
一棟磚瓦結構的小紅樓,坐落在一片樟樹林中,顯得古樸而莊重,門口有武警站崗,頗有些神秘氣息。新的政府辦公大樓已經快要竣工,到時候,這棟曾有好些曆史名人在此主持過工作的舊房子將被當做文物保護起來。安惟楚和攝像記者給武警看了采訪證,直接走了進去。會議室在二樓,上了木質樓梯,順著木地板的走廊,筆直往右走就到了,整個會議室麵積約一百來個平方米,中間一張橢圓形的大桌子占了整個麵積的五分之一,兩三圈椅子圍著桌子擺放,最多也就容納七、八十號人。
安惟楚和攝像記者輕輕走了進去。與會的領導已經到了。攝像記者開始無聲地架設機位,安惟楚看了一眼坐在領導席位上的人,他穿著深藍色的一望而知質地非常好的西裝,那個人正好也看見了她,他似乎怔了一下,仿佛想起什麼。但他很快恢複了平淡的表情。安惟楚估計他就是文副市長。文副市長四十來歲的樣子,長得五官清秀,頗有學者氣質。突然安惟楚覺得他非常麵熟,也怔了一下,還待細看,一位三十歲上下斯文秀氣的年輕帥哥朝安惟楚迎上來,邊跟她握手,邊自我介紹:“你好,我姓楊,叫楊柳,是文副市長的秘書。”“楊秘書好,我姓安,嗯,安全的安,‘惟楚有才’前麵兩個字,安惟楚。請問楊秘書,文副市長的名字,是哪幾個字?”楊柳回答:“文化的文,‘水至清則無魚’裏麵的兩個字,至清。”然後兩人找座位一起坐下來。
安惟楚在寫“文至清”這三個字的時候筆尖不由自主地停頓了一下,她似乎想起什麼來,但還沒等她想清楚這個問題,腦海裏卻馬上又冒出下一個問題,想知道這次會議有沒有明確的主題,於是繼續低聲向楊柳詢問。
楊柳遞給安惟楚一疊文字材料,簡單交待說:“你先熟悉一下情況。不過文副市長不一定會按這個材料來講。還有,文副市長一般不會接受采訪,你要有心理準備。”安惟楚含笑著一一點頭。
安惟楚特意看了一眼牆上的鍾,剛好九點整。
先是其他官員向文副市長彙報情況,文至清聽得很認真。安惟楚一邊聽,一邊低頭翻看手中的材料。她沒發現什麼有新聞價值的東西,於是順手把材料塞進包裏,又開始琢磨起采訪文副市長的辦法來。
她仔細看了文副市長一眼,她突然確定她一定認識他,而且不是一般的認識,他們應該很熟,打過不少交道。可是她的腦袋仿佛短了路,一下子怎麼也想不起來究竟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和他有過交道。這種感覺真是有些怪異,猛然見到一個人,明明知道自己跟這個人非常熟悉,卻一下子死活想不起來這個人究竟是誰,這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安惟楚坐在那裏挖空心思地想,恨不得用刀子把自己的腦袋剖開,飛快地把那個人的真相翻出來,才能夠安心。她想得太投入,竟然有些呆住了。
一陣掌聲驚動了她,文至清開始講話了。她趕緊朝攝像記者使了個眼色,示意他不要停機,一直錄下去。
文至清說:“湘北市是一個農業大市,這是大家最喜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可是我今天要告訴大家,這句話並不是什麼讚美之詞。”
這句開場白看似不動聲色,然而其威力卻相當於投下一枚小型炸彈,會議室裏馬上響起輕微的騷動。這樣的措辭,對於一個剛剛到任的副市長來說,未免有些大膽,有出風頭、作秀之嫌。而安惟楚的眼睛卻馬上亮了起來。做新聞,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就是要有一些讓人聽了覺得與眾不同的東西。
文至清接著說:“大家也知道,我是來湘北主管農業的副市長,為什麼卻說農業大市不是什麼好聽的話呢?因為在這個全球化、信息化、工業化的時代,簡單的傳統農業意味著落後,意味著低產值。我們要加大傳統農業的改造力度,加強農產品的研發,讓更多的農民更快地變成工人,使得湘北市成為工業大市、經濟大市,這就是我今天想要表達的主題。”
會場上響起熱烈的掌聲,與會者互相望望,含笑點頭表示讚許。安惟楚飛快地在采訪本上記錄文至清的發言,她知道,今天的新聞稿肯定不用犯愁了。
散會的時候,安惟楚拿好話筒,微笑著鎮定地向準備離開的文至清迎了上去,嘴裏說:“文市長好!”
文至清微微頷首,但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他邊走邊帶著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問:“我的秘書沒告訴你我不接受采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