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了解的曆史上,是沒有這樣一個大梁的朝代的,而據她偷偷翻過的寧盛書房中的曆史書籍來看,大梁應當是在唐之後的某個朝代,隻是唐之後的五代十國幾乎不見了,反倒成了這個雖比唐時繁華興盛略遜一籌,卻又比宋時的漸漸積弱稍強幾分的大梁。
是以,大概這時候人的飲食習慣,還是沿襲的唐時的豪邁粗獷,胡食常見,例如最尋常的家宴就是炙烤羊肉,事實上這年代肉食上被捧得最高的便是羊肉了,可恨的是寧博容從上輩子就不吃羊肉好麼!主食一般是餅類或者豆類,開始還好,天天吃,吃到她都要吐了,幾乎咽不下去,幸好她年紀還小,阿齊常常是泡軟了予她,要不就是煮爛的豆類,都難吃得要命!直到後來崔氏見她不喜歡,才換成了各式粟米粥,寧博容才算是活了過來。
這時候的素菜還沒有成為一個獨立的菜係,在人們的餐桌上極少看到,事實上隻有在烹飪技術相當精致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把蔬菜、菌類、竹筍、豆腐等素料加工成各種色香味形俱佳的美饌來,這也是在曆史的宋時才有的發展。
雖然如今的大梁已經有了基本的蒸煮炒煎烤燜燉,但都相當基礎,而且在唐時最主流的烹飪方法仍是烤,炒菜幾乎不會出現,對於菜色的選擇很狹窄,而且從不講究精致,粗獷才是如今飲宴的特色,家中吃食也相對簡單,寧家算是條件相當不錯的了,崔氏每日食物卻也隻是胡餅、豆類配上肉食,或者喝些粟麥粥,做些粟米麵做的糕點,偶爾才有蔬菜,即便是蔬菜,最常出現的就是一種叫蕌頭的玩意兒,反正寧博容是不愛吃的。
“阿郎,這些都可以吃呢。”阿鄭道。
富貴人家自是不會吃這些的,但阿鄭出身窮苦,窮苦人家卻無那麼多講究,多的是挖出些山貨直接入口的例子,諸如竹筍和蘆筍這類,她們挖出都是可吃的,隻是幾乎不會上桌,更不會經過烹飪,野菜一類卻偶爾用來煮粥做餅。
是以寧博容讓她們挖她們並沒有太意外,隻當小娘子好奇,想要嚐嚐鮮罷了。
寧博裕沒有再問,不多時轉過一道彎,麵前立刻豁然開朗。
果真是一方碧潭,並不太大,掩映在樹叢繁花之中,愈加清朗可愛。
寧博容很想上前去,不想阿桃卻緊緊看著她:“小娘子可不能離水太近。”她告誡著,隻怕寧博容掉到水裏去。
其實這碧潭水並不深,又很平靜,阿齊阿鄭年紀不大,早就過去玩了會兒水,要知夏日酷熱,這潭水清涼,最是解暑。
寧博容頓時更鬱悶,“身體不好”什麼的,真是不能更糟糕!
“阿桃姐,我隻是去看看。”人小力弱,寧博容隻能眨著眼睛做出可憐樣兒看向阿桃。
阿桃猶豫了一會兒才道,“好吧,你上前去,卻要拉著我的手。”
“好!”寧博容答應得十分利落。
等到水邊,寧博容多想把腳伸到水裏去涼一涼啊,但她知道阿桃已經不會允許,所以也隻是想想。
呃——等一下!
寧博容忽然想起一個嚴重的問題。
這個世界當然是有鏡子的,不過毫不意外是銅鏡,反正寧博容覺得看得一點兒不清楚,她年紀又小,房間裏根本沒有鏡子之類,崔氏那裏倒是有,寧博容卻也不好說特地去妝台那裏瞧一瞧鏡子吧?
連洗臉都是阿齊阿鄭絞了麵巾來的,所以,直到今日到水邊,她才算是第一次清楚看到自己的麵容!
三四歲的小丫頭,本也看不出什麼,是以寧博容初時並未注意過自己的長相,從她父母的長相水平來看,再怎樣不會糟糕才是,例如寧博裕就長得像崔氏,雖不如寧盛那般豐姿,卻也是個清秀少年,至於大哥,寧博容至今沒有見過。
而這平滑如鏡的水麵上,正倒影出她的麵容,清晰極了。
“啊!”寧博容驚叫一聲,差點懷疑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或者是現在四周的環境造成的色差?
水麵上映出的麵容,是根本沒得挑剔的,年齡雖太小,但臉蛋的輪廓已經是有了,這長得非但是符合寧博容的最低要求,反而是遠遠超過了預期好麼!
她應是長得像寧盛多一些,而寧盛本就比崔氏長得好,年輕時必然是翩翩美男子一枚,她這眼睛和臉的輪廓,與寧盛十分相像,又長了幾乎與崔氏一般的唇。要知道,崔氏隻能說是端莊清秀,唯有唇長得好,微微抿起的時候就顯出幾分別樣的風情來,右頰甚至有一淺淺梨渦,隻是她並不常笑罷了。
寧博容還刻意笑了笑,果然也有個梨渦。
所以,這張臉全然是集合著父母的優點長,論長相,將來絕對會甩寧博裕不知道幾個檔次!
而且,或許是因為早產的緣故,她年紀這樣小,臉上就仿佛籠著一層青白,細眉明目,瞧著就是一副柔弱相。怪不得崔氏整天不讓她出門呢,要她看到這樣的小孩子,也會覺得身體不好就不要亂折騰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