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企業家與經濟學(1 / 3)

任何一個汽車公司總是在一定的經濟條件之下經營的。這種經濟條件首先是宏觀經濟環境。宏觀經濟環境包括總體經濟活動水平(或者說國民生產總值水平)、物價水平、經濟周期狀況(即經濟是處於繁榮時期,還是蕭條時期)、利率、彙率、國際收支狀況,等等。這些因素的任何一種發生變化,都要影響企業的經營狀況。試想,當一個經濟處於整體蕭條狀態時,你的汽車公司經營不也十分困難了嗎.但這種條件下,隻有坐以待斃嗎?不!任何一種困難的環境,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如果你能利用這種機遇,也許在以後會得到更大發展呢!要利用這種機會,就必須關注宏觀經濟狀況,了解宏觀經濟運行的內在規律,這樣才能未雨綢繆,比別人技高一籌。經濟學正是要給你提供這種經濟分析工具的。

企業經營的另一個經濟條件是經濟製度。計劃經濟又被稱為指令經濟或統製經濟,資源配置由至上而下的計劃決定,企業家(嚴格來說,計劃經濟下並沒有企業家,各個企業的領導是具有某個行政級別的政府官員)隻要服從上級指令,完成來自上級機構的計劃就行了。但市場經濟中企業是獨立的實體,自己作出生產經營決策(盡管我們現在的企業還沒有完全獨立,但可以相信,隨著改革的深入,企業一定會輯為真正獨立的企業)。這種企業的企業家,比如我們所說的k車公司總經理,就首先應了解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規律是一種客觀存在,了解了這種規律就可以利用它,不了解就難免要受到懲罰。因此,計劃經濟下的企業家可以不懂經濟學,但市場經濟下的企業家卻一定要懂經濟學。如果把市場經濟比作一個汪洋大海,波濤洶湧,變化無常,每個企業都是這汪洋大海中的一隻航船,企業家就是船長,而經濟學正是這導航的“航海學”。還拿我們的汽車公司總經理來說,有許多汽車公司在市場經濟的汪洋大海中奔向自己的目的,而且往往是在奔向一個目標(具體而言就是占領市場,把自己的汽車推銷出去),哪個船長“航海學”學得好,而且善於靈活運用,那艘船就能達到自己的目標。這個道理並不難理解。但有的企業家認為,航海的經驗是在實踐中學的,幹本身就是學。我們不否認這種幹中學,但理論是實踐的總結,有理論指導學得不更快一些嗎?一個成功的船長一定經受過航校的理論教育,同樣,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也應該具備經濟學基本理論的修養。

現代市場經濟還不是一個混亂無序的大海,市場經濟有其規範性,也有政府的必要幹預。作為汽車公司的總經理就必須對政府的經濟政策有所了解。首先是要不犯法,例如,各國政府對汽車排汙量有不同的規定,你所生產的汽車就要考慮到銷售國的排汙規定。你的汽車要打入美國市場,就必須符合美國政府對汽車尾氣排放量的規定。其次你要善於利用法律或其他政策來保護自己。汽車行業的老前輩亨利.福特就有這樣的經曆。當福特在汽車工業中取得了成功之後,有一個叫喬治.鮑德溫.塞爾登的律師兼發明家控訴福特盜用了他的專利。這就是他申請並獲得的一種“不用馬拉的、自動驅動的車輛”的專利。他要求汽車生產商都向他支付專利使用費。福特根據專利一般是賦予某種具體發明這一規定,提出反訴訟,認為塞爾登的專利沒有具體內容。結果福特獲勝了。法律對市場經濟是重要的,這點也許超出了經濟學之外。

任何一個汽車公司總是在一定的經濟條件之下經營的。這種經濟條件首先是宏觀經濟環境。宏觀經濟環境包括總體經濟活動水平(或者說國民生產總值水平)、物價水平、經濟周期狀況(即經濟是處於繁榮時期,還是蕭條時期)、利率、彙率、國際收支狀況,等等。這些因素的任何一種發生變化,都要影響企業的經營狀況。試想,當一個經濟處於整體蕭條狀態時,你的汽車公司經營不也十分困難了嗎.但這種條件下,隻有坐以待斃嗎?不!任何一種困難的環境,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如果你能利用這種機遇,也許在以後會得到更大發展呢!要利用這種機會,就必須關注宏觀經濟狀況,了解宏觀經濟運行的內在規律,這樣才能未雨綢繆,比別人技高一籌。經濟學正是要給你提供這種經濟分析工具的。

企業經營的另一個經濟條件是經濟製度。計劃經濟又被稱為指令經濟或統製經濟,資源配置由至上而下的計劃決定,企業家(嚴格來說,計劃經濟下並沒有企業家,各個企業的領導是具有某個行政級別的政府官員)隻要服從上級指令,完成來自上級機構的計劃就行了。但市場經濟中企業是獨立的實體,自己作出生產經營決策(盡管我們現在的企業還沒有完全獨立,但可以相信,隨著改革的深入,企業一定會輯為真正獨立的企業)。這種企業的企業家,比如我們所說的k車公司總經理,就首先應了解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規律是一種客觀存在,了解了這種規律就可以利用它,不了解就難免要受到懲罰。因此,計劃經濟下的企業家可以不懂經濟學,但市場經濟下的企業家卻一定要懂經濟學。如果把市場經濟比作一個汪洋大海,波濤洶湧,變化無常,每個企業都是這汪洋大海中的一隻航船,企業家就是船長,而經濟學正是這導航的“航海學”。還拿我們的汽車公司總經理來說,有許多汽車公司在市場經濟的汪洋大海中奔向自己的目的,而且往往是在奔向一個目標(具體而言就是占領市場,把自己的汽車推銷出去),哪個船長“航海學”學得好,而且善於靈活運用,那艘船就能達到自己的目標。這個道理並不難理解。但有的企業家認為,航海的經驗是在實踐中學的,幹本身就是學。我們不否認這種幹中學,但理論是實踐的總結,有理論指導學得不更快一些嗎?一個成功的船長一定經受過航校的理論教育,同樣,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也應該具備經濟學基本理論的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