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準備灌裝鮮熱豆漿前,先將容器洗淨、晾幹,然後用沸水燙一下,做殺菌處理。接著將器皿內的熱水倒出,裝入熱豆漿。裝豆漿時,最好不要裝滿,應留下一點空隙,然後把蓋子鬆鬆地蓋上,大約十幾秒鍾後再將蓋子擰緊。待豆漿自然冷卻後,放入冰箱保存即可。在4℃的條件下,可以保存一個星期,想喝的時候重新熱一下即可。
四、豆漿的飲用禁忌和人群禁忌
豆漿是一種老幼皆宜的飲品,營養豐富,但飲用時也有禁忌。
1.忌喝未煮熟的豆漿
豆漿中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製物等有害物質,如果未煮熟就飲用,會引發惡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因此豆漿必須煮沸。但是在煮豆漿時,很多人以為溢出泡沫就煮開了,其實這是“假沸”現象。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豆漿表麵出現泡沫後改用小火煮,直到泡沫消失,這樣才能將豆漿完全煮開。
2.忌與生雞蛋同食
很多人在喝豆漿時喜歡搭配不熟的雞蛋,或者在豆漿中打入生雞蛋,以為這樣更有營養,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因為雞蛋中的黏液蛋白容易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會產生一種難吸收的物質,從而降低人體對營養的吸收。雞蛋與豆漿同吃時,一定要將豆漿和雞蛋都分別加工熟了再吃。
3.忌衝紅糖
紅糖含草酸和蘋果酸,豆漿遇酸產生變性沉澱物,會大大破壞營養成分。
4.忌一次飲用過多
豆漿一次飲用過多會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一般成年人每次300~500毫升,3歲以上兒童每次100~200毫升為宜。
5.忌空腹飲用
豆漿富含蛋白質,如果空腹飲用,蛋白質會被用來代替澱粉而消耗掉,不僅造成蛋白質浪費,還會加重消化係統、泌尿係統的負擔。因此,喝豆漿時最好吃些饅頭、麵包等澱粉類食品。
6.有些人不宜喝豆漿
豆類容易引起嗝氣、腸鳴、腹脹等症狀,有胃潰瘍的人最好少飲。
豆漿富含蛋白質,其代謝產物會增加腎髒負擔,腎炎、腎衰竭者不宜飲用。
大豆屬於寒性食物且富含嘌呤,痛風病人以及乏力、體虛、精神疲倦等虛寒體質者不適宜飲用豆漿。
另外,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者不宜飲用豆漿及其製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而加重病情。
五、常用食材的處理技巧
在製作豆漿時,除了打製原味豆漿外,還會加入穀類、蔬菜、水果等食材,實現口感和營養的雙重升級,因此這就需要對一些食材進行一番處理。雖然大部分食材的處理方法十分簡單,但教給您一些小技巧和小常識,可以讓事情變得更簡單。
黃豆:清洗黃豆。浸泡黃豆8~12小時。泡好後洗淨,倒入豆漿機。
小米:清洗。浸泡。瀝出水備用。
木瓜:先對半切開。用湯匙將子刮除。用刀去掉果皮。切丁備用。
在準備灌裝鮮熱豆漿前,先將容器洗淨、晾幹,然後用沸水燙一下,做殺菌處理。接著將器皿內的熱水倒出,裝入熱豆漿。裝豆漿時,最好不要裝滿,應留下一點空隙,然後把蓋子鬆鬆地蓋上,大約十幾秒鍾後再將蓋子擰緊。待豆漿自然冷卻後,放入冰箱保存即可。在4℃的條件下,可以保存一個星期,想喝的時候重新熱一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