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領導的意圖,學生聽話,遵守紀律,學習出色,提高升學率,以如此之想,檢驗我的才學能力,真是易如反掌,隻需實踐施展,即可如願,相信自己,不值疑慮。
第三條:了解情況,學生的情況,成長的背景,學習的能力,基礎的優劣,為人的脾性,品性的特征,想要什麼,反對什麼,父母的狀況,這是需要掌握的基本情況。
第四條:自己的原則,比任何人更加清醒,更加冷靜,更有耐性,更加沉著,更有理性,把控狀況,闡明方向,導引學生,不遷怒,不衝動,樹立形象,令學生接受,喜歡。
第五條:尊重學生,尊重自己,兩者相互作用,要有教導型,也需包容性,共守承諾,建立互信的狀態,導引學生,自主自立,形成自身的觀念,激發其自需自學的鬥誌,有自己獨立的心思能力。
第六條:組建班團委,共同管理班級,分工明確,承擔責任,提高其管理能力,協助自己,用福爾摩斯破案的思維,時刻偵察班級情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思動態,讓學生成為得力幹將,工作自然輕鬆自如。
第七條:撒下一張網,將學生網住,以樂為本,足能夠將任何人網住,更何況乎學生。因此,那怕他有孫大聖的七十二變,也難逃如來佛祖的手掌,用幸福和快樂所需的網,牢牢地將學生蓋住,任何問題,即可輕鬆化解。
第八條:化解學生的問題,等於為自己減少煩惱,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等於自己在應用能力。不錯,教導學生,如何快樂地學習,如何幸福地生活,對自己的幸福和快樂而言,猶如錦上添花。
第九條:設定三年的三步走。第一步,教導幸福和快樂的道理,形成幸福和快樂的氛圍,令學生輕鬆自如,樂在其中。第二步,教導學生如何獲取幸福和快樂的點子,以及如何使用的心法,為了快樂,令他們受益匪淺。第三步,完善幸福和快樂的創造,在什麼境遇裏,遭遇什麼煩惱及痛苦,如何轉換自己的心思,生成新的點子,消除自己悲傷,這是人學習及教育的精華所在。
第十條,管教之根本,管人先管心,教人先教心,教心先教樂。為了學習之樂,化解他們的煩惱,自身也該將班主任的工作,當做是輕鬆快樂的事,而且是令學生得到幸福和快樂源泉,給予學生甜頭,教他真實的品嚐到其中的滋味,感覺到比想象的,還更加美好,更加快樂,更加精彩。
一切的一切,猶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道理,什麼問題都有可能發生,什麼問題發生了,總有辦法解決,隻要自己願意尋找。問題的發生是難以避免的,能夠找到辦法解決的問題,任何問題都不算是問題。
人就是這樣,誰也無法知道,他將會在什麼境遇裏,遇到什麼問題,得到什麼煩惱、悲傷及痛苦。但是,他一定要有清明的認識及理解,是一顆快樂的心,還是一顆痛苦的心。
是快樂的心,如何做到樂中生樂,讓自己的快樂得到成長及延續,成為源源不斷的泉水般為人生澆灌更多的快樂。是痛苦的心,需要如何去化解痛苦,讓自己重回快樂的狀態裏。當他的一顆心,處在如此的狀態下,人生與生活,自然是快樂無比,逍遙自在,萬事大吉的。
寫到此處,莫有為感到有些疲倦,看看時間,竟然淩晨一點,重複簡略地看了一遍,覺得合適,隻需以此使用,必定能夠有好的結果。他習慣在內心裏,不斷地激勵自己,也是心思的一種習慣。他覺得新學期開始,將有更多的事情,擺在前麵,等待著他去做,想了想,揉揉有點疲倦的眼皮,便睡覺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