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紅魔歲月 第366章 對手確定(2 / 3)

梅西低調地跟在特維斯的後麵走進了混采區,看到特維斯在第一個記者麵前停下後,他往前走了5米,停在了記者麵前。不少正在采訪特維斯的記者發現梅西後,馬上轉移了“陣地”。

梅西獲勝後有點疲憊,然而四場之後仍然沒有進球,梅西也很鬱悶。“賽前我和迭戈(馬拉多納)許諾說,我要在本場比賽進一個球,但是沒能實現諾言。怎麼彌補呢?那就爭取在下場對陣德國隊的比賽中進2個。”

在這場與墨西哥隊的四分之一決賽中,阿根廷隊上半場就取得了2-0的領先,但是第一個入球很有爭議。“我一開始以為裁判會判罰第一個入球無效呢,好在最後他承認了第一個入球有效。”梅西說。

談及墨西哥隊的表現,梅西讚不絕口,“墨西哥隊的控球能力很強,所以他們很有威脅,好在我們率先取得了入球,所以幫助我們這場比賽最終能夠獲勝。”

在問及下場比賽的情況的時候,梅西表示德國隊並不容易對付,“他們很難打,但是我們會好好準備。我們對德國隊還是非常了解的,畢竟多數的人都是來自四年前的那支隊伍。”

看似圓滿的比賽中,裁判的判罰依舊在賽後成為了焦點。

當比賽進行到第25分鍾,憑借著特維斯的進球,阿根廷1比0取得領先,但從慢鏡回放看,特維斯明顯處於越位的位置。

當時梅西中路得球後直塞禁區,門將搶在特維斯之前將球擋出禁區,但球又回到梅西的腳下,梅西順勢一挑傳給還在禁區內的特維斯,特維斯麵對空門一個輕鬆的頭球幫助阿根廷打破僵局。

但從慢鏡回放來看,在梅西挑球的一刹那,特維斯處在明顯的越位位置,但助理裁判卻似乎完全沒看到,墨西哥球員立即衝向助理裁判投訴,但主裁判羅塞蒂沒有要改判的意思。

印象中,除了2002年韓日世界杯偏向東道主韓國的幾個“黑哨”之外,近幾屆世界杯還沒有象本屆世界杯一樣的裁判影響比賽進程、影響最終比賽結果的事情的發生。南非世界杯開幕以來,當值裁判在頭兩輪的小組賽中表現還算不錯,但隨著比賽的深入,特別是進入到事關出線的生死戰以及淘汰賽之後,裁判的判罰失誤開始越來越多,而且全是致命的失誤。

小組賽末輪塞爾維亞對陣澳大利亞,比賽最後時刻澳大利亞人在禁區內手球,但當值主裁不予理睬,正是因為這個判罰,另一場比賽失利的加納成為唯一一支晉級淘汰賽的非洲球隊,這一判罰被認為有保送加納的嫌疑。請注意,當時的裁判就是烏拉圭人拉裏昂達,英格蘭和德國比賽的主裁判!在昨夜的那場激動人心的比賽當中,拉裏昂達生生沒有能看到英格蘭越過門線的射門,那一次的判罰完全改變了英德之戰的走勢。又是一次保送?

僅僅兩個多小時之後,阿根廷隊又是憑借一粒明顯的越位球打破了比賽僵局。當值主裁是意大利人羅塞蒂。

這些誤判,到底是業務水平有問題還是職業道德有問題。這些誤判裁判,是黑哨還是國際足聯的紅哨?

國際足聯一直以一種不可思議的強硬態度抵製足球裁判工作的任何改進,拒絕任何高科技輔助設施介入來幫助裁判的執法,他們到底意欲何為?僅僅是為了維護足球比賽的傳統,還是保留住一種控製比賽結果的手段?我們或許可以用最壞的惡意去揣摩之。

裁判被推到了第一線,裁判是人不是神。三個人看守近萬平方米的巨大區域,他們又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如何能不犯錯誤?如今的足球比賽攻防轉換速度越來越快,裁判很多時候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就拿英格蘭那粒被吹掉的進球來說,無論是主裁還是邊裁,從他們的角度看並沒有明顯的位置錯誤,他們的錯誤僅僅是因為無法在瞬間跟上比賽的節奏,特別是邊裁,他是被動的,他要守住防線最後一名球員的那條線,他必須要後於運動員的移動而移動。

沒有看到進球,不是他的錯誤。除非今後的邊裁都有博爾特那樣的起動能力和速度,否則這樣的事情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杜絕。

裁判成為外界的千夫所指,國際足聯躲在後麵偷笑。其實,要責怪的,不是裁判,而是國際足聯。

這個時候,許多球迷很自然的想到了李玉,因為他現在就是賽場上的名副其實的博爾特,無與倫比的速度,讓裁判很容易產生越位的錯誤判罰,尤其是之前裁判已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許多媒體也為此采訪了李玉,李玉卻表現的不以為然,“進球是最好的證明,我們不要去過多的猜測,我們應該選擇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