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英格蘭並非沒有勝過德國。但勝利,大多都在友誼賽,或者是世界杯預選賽上,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這樣的勝利總是無法真正發泄英格蘭人心裏憋屈的怒火。唯一的一次大賽取勝,還是2000年歐洲杯小組賽,英格蘭1-0擊敗德國,但一場小組賽的勝利,如何能雪3次淘汰賽失敗的恥辱?況且,今天過後,3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4。
今天的這場失利,對於英格蘭人來說,代價更是可以用“慘痛”來形容。要知道,這支英格蘭,平均年齡29歲,是世界杯參賽隊裏年紀最大的球隊。這就是說,這批球員中的很多人,很難再有下一次在世界杯上找德國複仇的機會。對37歲的詹姆斯、32歲的卡拉格、蘭帕德、赫斯基等人來說,不要說4年後的世界杯,即便是2年後的歐洲杯,恐怕他們也不敢說必能參賽。這意味著,敗於德國的恥辱,很可能是這一代球員畢生難雪的恥辱!
仇恨總是這樣,代代相傳。必須指出的是,就在一年前,歐洲足球青年錦標賽上,德國青年隊4-0血洗英格蘭,昂首奪冠。那支德國裏,有諾伊爾、博阿滕、厄齊爾、巴德施圖貝爾、馬林、托馬斯-穆勒、托尼-克羅斯等人,這些人是德國未來十年的核心骨架。而那支英格蘭隊裏,有米爾納、沃爾科特、卡特莫爾、吉布斯、裏查德茲、亞當-約翰遜、曼希恩等人,這些人不也是英格蘭的未來主力嗎?仇恨之火,在他們心裏,也埋下了種子。
仇恨,對於足球而言的意義就在於:每一場英德交鋒之後,人們的第一感慨是:“我們迫不及待的想看下一場英德交鋒!”
曆史已經無法改寫,英格蘭球迷還不能接受這樣的曆史。
當4名烏拉圭裁判乘坐的專車,在警察和安保人員從球迷之間臨時開辟出的通道駛離時,英格蘭球迷們高喊著“騙子、小偷、業餘裁判”的口號。隨後,少數情緒激動的英格蘭球迷,甚至聚集在本屆世界杯主裁判們下榻的酒店外,繼續高呼批評裁判的口號。據南非媒體透露,世界杯組委會今天為裁判們下榻的酒店加強了安保力量。
南非媒體采訪了部分英格蘭球迷,來自什羅普郡的詹姆斯-弗裏奇說:“如果我們在上半場扳平了比分,形勢將會完全不同。”不過來自伊普斯維奇的威廉-甘卻持有不同看法,這位18歲的英格蘭球迷坦言:“說實話,我們的球隊今天發揮得遠不如對手,很多方麵做得很糟糕,尤其是防守,就算沒有那個誤判,我們也未必能贏下德國人。但是那個誤判打碎了我們的所有希望,這是讓我們最難受的。”
來自考文垂的亞當-威爾金森說:“既然橄欖球和網球比賽的裁判可以使用電視錄像技術,為什麼足球不可以呢?”與威爾金森持同樣觀點的不但有大量球迷,一些英格蘭媒體也持同樣觀點。《鏡報》就在賽後提議,希望國際足聯在球門橫梁安裝攝像頭,以避免今後再發生同樣錯誤。
“我確實也看到球過了門線,當時我已經絕望了。”賽後,德國主帥勒夫在出席發布會時,並未避忌場上的爭議球,直言英格蘭的入球確實被誤判。上半場比賽第38分鍾,蘭帕德邊緣的吊門打在橫梁下沿彈進大門,但主裁判卻判罰進球無效。原本能將比分扳平的英格蘭隊受到這個誤判的影響,德國隊乘勝追擊4-1戰勝對手“那個入球完全可以判罰,場上的一切都要聽從裁判的判罰。”勒夫這樣說道。
本場比賽,勒夫和助理教練弗利克再次以深藍色西裝,配以天藍色針織衫的造型。小組賽首場比賽,德國4-0橫掃澳大利亞時,兩位教練就以這個造型現身賽場。再次穿上這身行頭,勒夫被在場記者笑指“迷信”。“我這可不是迷信,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我下場比賽穿什麼”大勝英格蘭後,一向不苟言笑的勒夫也與媒體開起玩笑,足見這場勝利讓勒夫如釋重負。
“我們還不是奪冠的熱門,比賽中有不同的情況和不同的對手,今天可以好好享受,但明天還要繼續備戰與下一個對手的比賽,絲毫不能放鬆。”獲勝後的勒夫不忘為隊員們敲起警鍾。
賽後,根據英國媒體《電訊報》消息,作為這個事件親曆者的德國門將諾伊爾在接受采訪時承認那個球的確是進了。
諾伊爾說到:“我試圖不向裁判做出任何反應,隻是關注場上發生了什麼,但是那粒進球很難判斷,實在離我太近了。”隨後,他又補充到:“賽後,我在接受藥檢的時候,通過電視慢鏡頭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了。那個球的確進了,或許進了球門兩米吧。”
不管怎樣,下半場的托馬斯-穆勒的兩粒進球為德國鎖定勝局,也將英格蘭送回了家。
李玉看到這些賽後德國人的說辭,也覺得事情不再德國人,關鍵還是主裁的失誤,英格蘭就這樣離開了世界杯,多少讓人感到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