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紅魔歲月 第一百五十五章 無奈的失敗(2 / 3)

前45分鍾堪稱是曼聯近年來打得最糟糕的一個半場,根據統計全隊無一次禁區內射門,僅有的三次射門不僅是在禁區外完成,並且不是被擋就是打在門框範圍以內。納尼和維爾貝克在兩翼頻繁的換位也未能換出感覺,反而是亂了自己的陣腳。以往可以仰仗的中路弗萊徹和斯科爾斯此役也深陷競技狀態低穀斯科爾斯除了鏟人染黃外其他做得實在太少了,天空電視台賽後毫不客氣的稱“生薑頭”此役的傳球糟糕透頂。《曼城晚報》則指出斯科爾斯的傳球統計與對陣斯托克城時完全相反,並且又習慣性的拿到了一張牌。果然,爵爺中場便用安德森將斯科爾斯換下,這既是避免曼聯“老薑”再次領受黃牌被驅逐,也是用一種委婉方式說明斯科爾斯的發揮欠佳。

斯科爾斯不好也就罷了,弗萊徹此役也是找不到北,傳球幾次都不到位,直接導致的就是球隊攻勢尚未打到對方腹地就已經失去了控球權。也難怪英國媒體批評蘇格蘭人,作為曼聯本賽季的關鍵球員,弗萊徹此役自以為是的傳球太多,這應該是他本賽季最差的一場表現,從來就沒有在對抗中贏得過上風。納尼和維爾貝克如預料般的不管用。

“得中場者得天下”的老話聽著雖然有些俗套,但卻在理。沒了發動機,曼聯還怎麼能提起速度呢?

憑借李玉最後補時階段的進球,曼聯在主場2比2驚險戰平來訪的桑德蘭,避免了本賽季英超的第二場失利。

賽後曼聯主教練弗格森對球員的表現一語不發,而是將矛頭直接對準了當職主裁判阿蘭-威利。首先弗格森認為威利沒有給足補時的時間,因為曼聯隊在補時階段取得進球,而威利最終隻給了這個進球之前已經確定好的四分鍾補時。“我對裁判很失望,他因為我們補時階段的進球補足時間,隻給了4分鍾零2秒。”

隨後蘇格蘭人直言,以威利的體力,他已經不適合執法英超比賽。“比賽打進第二球時,他離開了球場出去休息了。他的體力決定了自己不適合執法這種水平的比賽。”

“這種比賽的節奏需要一名體力足夠好的裁判,他不行。國外的裁判都場屠夫手中的獵犬一樣能跑,我們也有一些這樣的裁判,但他不是,他得用30秒時間給球員出示黃牌,他需要休息,這太荒謬了。”

巧合的是,阿蘭-威利正好是上個月的曼徹斯特德比戰中的第四官員。那場比賽的最大爭議也正是出在補時方麵,90分鍾比賽結束前,威利給出的補時時間是4分鍾,第90分鍾貝拉米進球後,主裁判阿特金森適當地延長了補時時間,這才讓紅魔有了第5分多鍾歐文的絕殺球,並最終以4比3險勝曼城。弗格森顯然認為這場比賽威利應該“學習”德比戰中的阿特金森,給曼聯留出“絕殺時間”。

無論再說什麼其實已經沒有什麼用了,比賽已經結束了,而且很快又到了國際比賽日,曼聯的球員們又會各奔東西前往各自的國家隊報到了,李玉這次也背起了行囊啟程了,他的目的地換成了伊朗的德黑蘭。

李玉是直接去伊朗和球隊會合,當然在路途上李玉還得多次的轉機,在英國沒有直飛伊朗的飛機,他隻能先去沙特,再轉機去伊朗和球隊彙合。

過去二十年裏,伊朗一直是亞洲足球的強隊,尤其在世界杯預選賽上他們兩次附加賽的經曆更是讓亞洲足球臉上有光,1998年他們在附加賽上淘汰了澳大利亞隊、2002年他們又險些在附加賽上淘汰愛爾蘭隊。

多年以來伊朗足球給的印象一直是人才濟濟,1997年在金州擊敗中國隊的阿裏-代伊、阿奇茲、巴蓋裏、馬達維基亞,2004年在亞洲杯上與中國隊交鋒時的卡利米、內科南、哈什米安,每個人都“星味”十足。

本屆世界杯預選賽上,已經出任主教練的阿裏-代伊大打球星戰術,甚至將與自己同年代的巴蓋裏都重新招入了國家隊。阿裏-代伊的球星戰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十強賽首戰客場對陣沙特隊,先失一球的伊朗隊在第81分鍾由內科南扳平比分。

然而,這支伊朗隊的弱點也越來越明顯,由於年齡老化,球隊更多的時候都是在靠經驗踢球,甚至很多時候隻能踢半場好球,隻能靠一些定位球機會製造殺機。另外,這種球星戰術還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內耗,其中卡利米就因為與代伊的戰術構想不合拍憤然退出了球隊,伊朗隊雖然雲集一大批有名氣的球員,但是球隊卻一直沒有踢出合力。

10月15日,華夏香港對陣伊朗的比賽。

賽前人們很吃驚的發現,在比賽的首發陣容中,並沒有出現李玉的名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還是華夏中央電視台有特權,馬上弄到了第一手的消息,李玉在賽前突然胃部不適,臨時被主教練放到了替補陣容中,水土不服?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