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外而不正者’指的不正是劉安麼?當時自己看來頗有些兒無稽之談的事兒,卻竟是讓這個叫做董仲舒的儒生在幾年前給一語中的咯!此人可真真是難得一見的賢才呀!
可是,那……那個所謂的‘在內不正者’指的又是何人?劉徹的腦海中,自家舅舅、當朝丞相田鼢的身影一閃而過。難道是他?他可是自己的親娘舅呀,應該不會……不,論及血緣來,劉安又何嚐不是自己的伯父呢?他能圖謀不軌,自己的這個舅舅就不會生出什麼異心麼?誰能保證?!自己還是警醒些的好!田鼢,舅舅,你最好給我安分守己點,朕自然會保你富貴榮華一生。可是,如若你真如劉安一般有所妄想、意欲圖謀不軌,那,就休怪朕這個做外甥的鐵血無情了!
不管怎麼樣,人才難得,這董仲舒倒也是個奇才,放著不用著實是可惜了!劉徹摸摸下巴心中暗歎。
“來人,傳朕旨意,即刻宣儒生董仲舒入宮見駕!”
兩個時辰後
一名布衣中年儒生模樣的儒雅男子被帶入了宣室殿中。
此男子不是別人,正是於後世鼎鼎大名的一代鴻儒董仲舒是也。
劉徹與董仲舒一番長談之後,為後者的博學以及對實事、政治的敏銳觀察力深深折服,對其提出的一些政見亦十分認可。自此,董仲舒成為了宣室殿內的常客,經常被劉徹宣召於宣室殿內為其講解儒學問題、探討實事政議,一時之間風光無限。
月餘後
椒房殿
阿嬌剛剛送走前來看望自己的親親娘親——館陶長公主劉嫖,憶起劉嫖臨走前在她耳邊的密語:
“董仲舒那廝讓為娘代他向娘娘您問安哩!他叫為娘給娘娘您帶句話兒:說是他董仲舒此生都不會忘了娘娘您的教誨與提攜之恩,日後但凡有用得著他的地方,娘娘您隻管吩咐便是了。”
阿嬌滿意地微微一笑:董仲舒麼?!唔,不錯,是個懂得知恩圖報的人。也不枉自己費那心思在劉徹那兒替他刷存在感了,嗬嗬!
六月的正午,日頭正盛,炙熱的毒太陽真真能烤死個人,幾個青壯宮人正揮汗如雨地抬著禦輦在這樣的烈日下匆匆駛過。輦上坐著頭戴鏤空龍紋金冠,身穿玄色繡騰龍飛天圖案的高大青年,細細一看,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咱們的老熟人——皇帝陛下劉徹是也。
幾個抬輦的青壯宮人一路平穩而又迅速地抬著劉徹路過下朝後回返宣室殿的必經之地,正欲穿過一處竹林之時,劉徹瞥了一眼青翠欲滴的斑駁竹林,頓覺一陣涼意襲來,忽而就升起了在此納涼之意,便閑閑地開口道:“今日日頭委實有些毒辣了,不若就在這竹林稍作歇息,再回返宣室殿吧!”
“諾!”眾宮人聞言,自然是千肯萬肯的,笑話,在這炎熱的夏日正午,誰不喜歡躲在陰涼處乘涼,偏要去那毒日頭底下走動?!除非呐,那人有病,嘖嘖。得嘞,說走咱就走,一眾隨行宮人說時遲、那時快,樂顛顛地將劉徹的禦輦迅速地抬入了竹林之內。
眾宮人一番倒騰,不過須臾,便迅速地為劉徹收拾出了一方清幽雅致之處供其小憩。這不,劉徹此時正悠閑地斜倚在軟榻之上,時而假寐,時而觀賞著竹林內的風光,真真是愜意極了!
-_-!本-_-!作-_-!品-_-!由-_-!思-_-!兔-_-!網-_-!提-_-!供-_-!線-_-!上-_-!閱-_-!讀-_-!
忽地,正兀自悠閑打量著四周景致的劉徹不由輕輕挑了下眉頭,視線聚焦於一隅:隻見不遠處的一片青竹之中,有一名年輕的美貌女子,挎著一個小竹籃,手拿一把小鋤頭,正兀自在那裏比劃打量著附近的幾顆鬱鬱蔥蔥的竹子,不知是想幹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