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使愛沉澱》作者:橫頤葉暮

第1章 開學領書(一)

春去春又來,花謝花又開。又是一年的開學日,又是一批新鮮的血液注入校園的日子,但是對於我而言沒有什麼不同,想著在同一所中學已經待了四年的我,還要繼續待兩年,怎麼想都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情了。

這又能怪誰呢,還不是當初季暮清的媽媽想讓她去市一中去讀高中,可是她又不想呆在那樣太過壓抑的學校。喬芸就問她想去哪裏,結果順口就說出了江德中學,說完雖說有些後悔了,可是又不想在媽媽麵前改口,喬芸想了想也就答應了,畢竟江德中學的教學質量也是不錯的。

季暮清,本文實打實的女一號。生在南方一所大城市裏,在她準備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喬芸因為政府工作調動來到了北方的x城,為了讓她可以同時在父母身邊健康成長(其實到五小學年級時,喬芸和季宏銘都忙著自己的事業,根本就沒有時間照顧季暮清),季老爺子讓季宏銘把家族產業帶到北方去發展,於是喬芸和季宏銘一起把季暮清帶到了這座城市。現在是長在北方城市的一名高二在校生。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每一個上過高中的同學都會遇到的日子,為什麼高考會分文理科也是由每一個這樣的特殊日子奠定的。哈哈,不用多說了,我想你們也一定都猜到了,沒錯,今天季暮清要分科了。

對於季暮清是否要上文科,還是理科,季暮清的父母給予了我極大的支持,要知道喬芸可是在她32歲的時候有的季暮清,那時候季宏銘都34了。再加上他們平時工作很忙,算是對季暮清的補償,一般季暮清做出的決定他們都不會反對的。

從小喜歡曆史,對於那些化學符號,物理公式的季暮清而言沒有一絲絲興趣,幾乎是前記後忘。可是一碰到曆史知識,她從來都是過目不忘的那種。哎,真不知道她這是聰明還是笨,可能也是她誌不在此吧。

在這樣的情況下季暮清理所當然的選擇了文科。分科意味著不用再學理化生,意味著班上熟悉了一年的同學又有一些要走,也意味著又要湧進一些新麵孔的同學。不過和季暮清一起在江德中學待了四年的好友王雪,跟她一樣也留在了文科班,雖然初中時她們沒在一個班。

王雪天生好動,性格爽朗,很對季暮清的口味。她有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雖說才16可骨子裏就給人一種吸引人的感覺。所以季暮清在初中剛開學時就和她成為了好友,等徹底了解她之後,才知道了她的本性,而季暮清則是隔三差五和她鬥嘴。自從有了這位最佳損友之後,季暮清的生活也變得多姿多彩起來,畢竟身為獨身女的季暮清生活中沒有兄弟姐妹很是無聊,她也是季暮清俗話上說的閨蜜。

而季暮清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漸漸地開始關注自己身邊的女生,這個穿的衣服很配她,這個帶的飾品不好看。其實當時的她也是知道有同性戀這個詞的,也看過幾本關於les的小說,曾一度認為自己不會有病或是變態什麼的吧,可是當她搜索了幾乎所有關於同性之間的愛情後,認定了這隻是一種特殊的不同於一般人的愛情。而她自己也是屬於這種特殊的存在,再沒有什麼驚慌便坦然接受了。

還沒進入校園就看見有許多學生和老師在校園裏來回穿行,找到那熟悉的高一七班,不,應該是高二七班了。和一些熟識的同學打完招呼後,進教室坐在了好友王雪旁邊,一邊聊著班主任王建林老師什麼時候來,一邊看著那些陌生麵孔的新同學。因為高二七班改成了文科班,當然季暮清也就不用再換班級了。

各位親們可能要說不是按成績分班嗎,當然,江德中學也不會例外,這還是在經過上一屆校領導的研討會中,確定了高二的文理分班需要經過一學期適應過程的學習,才會給學生們進行分班調整。老師們沒辦法反對什麼,而學生巴不得這樣,就更沒有人反對了。

這時班主任走了進來,說了句,“同學們,咱們先去把新書領了,在安排其他事項。”

季暮清一聽這話看向了王雪,她頓時可憐兮兮的說,“暮暮,咱不要去了好嗎,不是有那麼多男生嗎,要去你去,我可不想去”。

季暮清有些嘲笑的看了看那些不認識的男生低聲說,“小雪,靠那些男的還不如靠自己,而且有一多半人都不是咱們原七班的,估計也不會聽老師的話。好歹我也給王老師當過一年班長,還是響應一下。你就給我走吧,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一邊說著一邊拉著她的手往領書處走去。

自從季暮清確定了自己喜歡女生後,就越發覺得現在的男生大多太沒有擔當了,沒有一點點男子漢的氣概。(你也不想想是不是自己太像女漢子了,把那些男生都比下去了。)

哎,其實這也不能怪季暮清,季爺爺從小就把她當男孩子養,誰讓季爺爺就季宏銘一個孩子,而她又是季宏銘唯一的孩子。當年季爺爺和喬姥爺可是至交沒好意思讓季宏銘再娶,但也一直為子嗣這個問題擔憂。其實如果喬芸沒有生下季暮清,季宏銘也不可能再娶的。因為季宏銘是非常愛喬芸的,當年喬芸生季暮清時難產,季宏銘可是說的先保大人的,季爺爺怎麼勸都沒使季宏銘回心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