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3 / 3)

火車上認識的默西沒再主動找她說過話,似乎完全忘記了她一樣,偶爾學校裏路過也隻顧和其他人說說笑笑仿佛完全看不到她。倒是法恩遇到她會點一下頭,交換一個微笑。

最近的改變也出現在這裏。

加萊是一個勤奮刻苦的孩子,除了在教室裏上課,寢室裏休息,黑湖邊讀書以外,就是在圖書館度過了。恰好有一次她和法恩碰見了,好奇之下瞥見法恩居然也在研究 “縮身藥劑”,她搜集了關於這款藥劑的許多資料,就略略地說了幾句,誰知道法恩居然很受用,邀請她一同坐下探討。加萊不好拒絕,於是就答應了。這一探討才了解到法恩也是一位“資深讀書愛好者”,尤其愛好魔藥和語言類書籍,和加萊幾乎對的上號。彼此一了解,都非常驚異,越探討越覺得聊不完,越聊越覺得相見恨晚,這幾天除了上課吃飯休息,加萊幾乎都和法恩在圖書館探討問題去了。

法恩無意掩飾什麼,加萊更是毫不在意,所以二人漸漸親密的情景被許多人看見過,吃飯的時候也不時投以異樣的眼神。加萊倒是注意到了,還曾打趣過法恩,法恩卻並不在意,笑笑就帶過去了這個話題。

以加萊的視角來看,法恩倒真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與馬爾福不同,與大部分斯萊特林不同,法恩極少表現出同齡人的浮躁和情緒分明,他大多時候都是溫和而安靜的,雖然略顯冷漠,但卻極好說話,並且心地不壞,從加萊被排擠而他伸出援手就看得出來。他大多時候都在看書,而且非常具有研究精神,提出的問題往往敏銳而一針見血,加萊時常懷疑他是否進錯了學院——他根本就是一個天生的拉文克勞。蛇院的自私,冷漠和虛偽似乎完全不適用於他。

說實話,她倒還是挺喜歡這孩子的,不鬧騰,省心,而且知識淵博。是這個年齡段極少見的。

和他妹妹倒是完全不同。

而且更讓她覺得驚喜的是——法恩居然也是一位中華文化的崇拜者,他說他很喜歡中國古老的禮儀和傳統,讓人覺得非常溫暖熱鬧。加萊看他淡淡的表情,猜測他可能是貴族文化的受害者——刻板的禮儀,淡薄的親情,分明的階級,虛偽的友情……

也不難怪他如此愛看書,書有時候可比人可愛多了。

兩個人越聊越投機,經常約在黑湖邊上談天說地。大多數是加萊漫天說著中國的一些傳統文化而法恩靜靜地聽,偶爾提出一些問題——不是那種膚淺的問題,而是敏銳精辟的,有時候讓加萊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法恩很好奇她是如何理解這麼多的,加萊隻說他父親的一個遠方親戚是華人,而且她自小搜集有關中國的書,才把法恩給糊弄了過去——反正這大部分也是事實不假。

……

“景德鎮窯的產品質薄色潤,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為宋瓷代表作品之一;龍泉窯的產品多為粉青或翠青……”

邊說,加萊拿出一個小小的白瓷杯,“你看,這是我爸爸送給我的生日禮物,它就是景德鎮的陶瓷,不過不是什麼古董,隻是個小玩意,但是我很喜歡。”

見法恩淡淡的目光變了,加萊狡黠地笑了笑,搖搖手中的小瓷杯,“要不要看看?”

法恩猶豫了一下,“我……”

加萊略有了解他家教刻板,不允許隨意碰觸別人物品的細則……懶洋洋地笑了笑,“賓西教授不是讓我們寫一篇關於古老曆史物品的論文麼?正好我最近有點事沒空,你幫我拿回去研究一下,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