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國古代經絡鍛煉體操(二)(1 / 3)

5.老子按摩法

老子按摩法始載於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養性·按摩法》。孫思邈是唐代著名的醫藥學家,京兆華原(今陝西~縣)人。幼年時期,曾患風疾,於是立誌學醫。公元六五二年撰成《備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在該書卷二十七“養性”裏,對養生保健頗有研究,他至少活到101歲,有人認為活到170多歲。他收集了前人養生經驗和方法,包括居處法、按摩法、調氣法、服食法、房室術生等,幾乎囊括了傳統養生學的內容,並闡述己見,發展了養生學說,把養生鍛煉與老年病康複相結合,使養生學成為一門有理論、有經驗的科學。

老子按摩法動作分解如下:

1.兩手按住大腿,上體向左右扭動21次。

2.兩手按住大腿,向左右扭肩14次。

3.兩手抱住頭項,向左右扭腰14次。

4.一手抱頭,一手托膝彎成三折狀,左右各3次。

5.一手托住頭項,一手托住膝外側,並由下向上扳3次,左右相同。

6.向左右搖頭14次。

7.兩手托頭向上3次。

8.右手曲腕,捶肋,左手挽引右肘,兩手交換動作,各做3次。

9.兩手扳頭向下俯3次,然後頓足。

10.兩手相叉,掌心向胸,收回,然後反轉向胸,連收回3次。

11.兩手相捉,一手引另一手從頭上過,左右各3次。

12.兩手先由左右兩側往中間挽引,然後由前後往身體拔牽,各做3次。

13.伸開手指,挽引頭項(頸部),向左、右側各3遍。

14.翻轉左手,掌心按右膝上曰右手挽引左肘,然後按在左手上,兩手相疊。左右交換動作,各做3次。

15.左手自上而下按摩右肩,左右相同。

16.兩手握虛拳,向前捶擊3次。兩手掌心分別向外、向內、向下振動3次。

17.兩手相叉,來回攪動腕關節,左右各7次。

18.兩手相叉,向上聳伸3次,向下振動3次。

19.摩擦、扭動十指3次。兩手翻掌,正反搖動3遍。

20.兩手反背上相捉,上下往來推脊3遍。

21.兩手相叉頭上過,向左右分別牽引伸肋10次。

22.兩手握拳,反捶脊背上下各3次。

23.手掌按搦腕內,向外振動3次。

24.掌心向下,兩手相交叉成橫位,向下按3次。

25.兩掌向前推3次。

26.站立,向前、向後、向左、向右扭轉足踝關節各3次,前後反向扭足3次。

27.伸左腳,右手托在左膕窩,左手從上而下推小腿3次。換右手、右腿做同樣的動作。

28.伸腳三次,轉動髖關節3次,向內外轉動足踝各3次。如有腳冷者,用手打熱便除。扭動關節時,用意注之。頓腳3次,再伸腳3次。

29.如虎踞地,頭向左右肩回顧,各3次。

30.一手托天,一手按地,左右交替,各做3次。

5.老子按摩法

老子按摩法始載於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養性·按摩法》。孫思邈是唐代著名的醫藥學家,京兆華原(今陝西~縣)人。幼年時期,曾患風疾,於是立誌學醫。公元六五二年撰成《備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在該書卷二十七“養性”裏,對養生保健頗有研究,他至少活到101歲,有人認為活到170多歲。他收集了前人養生經驗和方法,包括居處法、按摩法、調氣法、服食法、房室術生等,幾乎囊括了傳統養生學的內容,並闡述己見,發展了養生學說,把養生鍛煉與老年病康複相結合,使養生學成為一門有理論、有經驗的科學。

老子按摩法動作分解如下:

1.兩手按住大腿,上體向左右扭動21次。

2.兩手按住大腿,向左右扭肩14次。

3.兩手抱住頭項,向左右扭腰14次。

4.一手抱頭,一手托膝彎成三折狀,左右各3次。

5.一手托住頭項,一手托住膝外側,並由下向上扳3次,左右相同。

6.向左右搖頭14次。

7.兩手托頭向上3次。

8.右手曲腕,捶肋,左手挽引右肘,兩手交換動作,各做3次。

9.兩手扳頭向下俯3次,然後頓足。

10.兩手相叉,掌心向胸,收回,然後反轉向胸,連收回3次。

11.兩手相捉,一手引另一手從頭上過,左右各3次。

12.兩手先由左右兩側往中間挽引,然後由前後往身體拔牽,各做3次。

13.伸開手指,挽引頭項(頸部),向左、右側各3遍。

14.翻轉左手,掌心按右膝上曰右手挽引左肘,然後按在左手上,兩手相疊。左右交換動作,各做3次。

15.左手自上而下按摩右肩,左右相同。

16.兩手握虛拳,向前捶擊3次。兩手掌心分別向外、向內、向下振動3次。

17.兩手相叉,來回攪動腕關節,左右各7次。

18.兩手相叉,向上聳伸3次,向下振動3次。

19.摩擦、扭動十指3次。兩手翻掌,正反搖動3遍。

20.兩手反背上相捉,上下往來推脊3遍。

21.兩手相叉頭上過,向左右分別牽引伸肋10次。

22.兩手握拳,反捶脊背上下各3次。

23.手掌按搦腕內,向外振動3次。

24.掌心向下,兩手相交叉成橫位,向下按3次。

25.兩掌向前推3次。

26.站立,向前、向後、向左、向右扭轉足踝關節各3次,前後反向扭足3次。

27.伸左腳,右手托在左膕窩,左手從上而下推小腿3次。換右手、右腿做同樣的動作。

28.伸腳三次,轉動髖關節3次,向內外轉動足踝各3次。如有腳冷者,用手打熱便除。扭動關節時,用意注之。頓腳3次,再伸腳3次。

29.如虎踞地,頭向左右肩回顧,各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