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不屬於懦夫,而屬於勇敢者。
既然當一位輸家與當一位贏家需要同樣多的精力,那麼你為什麼不立即下決心以勝利者的身份走過一生呢!是什麼阻礙了你在生活的所有領域都獲得頂尖的成功?是什麼阻礙你得到幸福與滿足?不管怎樣,你都可以在人生的任何一刻作出決定,讓自己在一秒鍾之內發生變化。
如果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你每天早晨都是7點鍾起床,那麼你不必在以後的幾十年也在同樣的時刻起床。你可以從現在——就從今天——開始作出決定,每天早晨早起一刻鍾,來讀一本書,來聽一卷有益的錄音帶,或者看一盒培訓班的錄像帶。
為了這樣一個改變,你所需要做的隻是一個非常明確的決定,那麼所有那些與此相關的行動就成為會伴隨它而來。為了不讓你的過去決定你的未來,你必須首先想清楚一點,你自己才是確定目標的人,你自己才是給你的人生指明方向的人,你自己才是構築你的夢想,或是壓製你的夢想的人。正是你決定了自己是采取積極的行動還是消極地等待;你自己才是決定是勇敢地向前看抑或悲慘地向後望的人。是你自己在決定,所看到的是問題和風險還是機遇與挑戰。正是你自己在決定,是把失敗看作為機遇與經驗,還是獨自忍受臆想的失敗所帶來的自我折磨。
你在這個世界上唯一必須向其彙報的人就是你自己。因此,從現在開始你可以停止為以往的錯誤決定尋找什麼借口了。如果你一直重複從前的做法,那麼你的所得也會與從前一樣。
善待未來——古印度關於夢想的一句諺語
在19世紀,曾有一位著名的主教周遊全國,多次和宗教界、科學界的名人聚會。有一次,他收到一位大學校長發來的信,邀請他去參加一個上流社會的晚宴。宴會結束後,客人們又來到了大廳中,壁爐裏透出溫暖的火光,空氣中彌漫著香檳美酒和雪茄煙的芳香,各位上流社會的中流砥柱們紛紛就“未來”這個話題發表著高論。當被問及對“未來”的看法時,主教的表情立即嚴肅了起來,臉上一直掛著的笑容也驟然消失了:“我認為未來的前景很暗淡。我們已經發現、發明、創造了一切過去需要發現、發明以及創造的事物。我現在所能看到的就是我們正處於自我毀滅之路上,我們正在走向自我沒落。”
聽了這番聳人危言之後,大廳內一片寂靜。這時,那位大學校長開口了,“親愛的主教,很抱歉,我不能不反駁閣下的觀點。我絕對不能接受這種認為我們人類處於毀滅邊緣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認為科學在繼續進步,經濟在持續發展,富裕安康的新時代即將來臨。我相信,我們可以期待的未來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刻都要光明。我絕不想傷害您,閣下,但我的確堅信,我們今天所夢想的將在明天成為現實。”
主教十分驚訝,因為還從未有人如此反駁過他。“那麼,究竟什麼夢想可以成真呢?”“我相信,有那麼一天,人類可以學會像鳥一樣飛翔……也許甚至可以飛向藍天白雲之中。”“您一定是瘋了!”主教喊了起來:“隻有天使才有翅膀!”說完這句話,主教大人便結束了討論,怒氣衝衝地離開了大廳,宴會也就此不歡而散。這個主教的名字就是比爾·瓦特。而幾十年之後,正是他的侄子奧威爾和威爾布在微風輕拂的鹽湖湖畔實現了人類的飛翔之夢。
如果你說這隻是個“例外”,可人類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恰恰正是使這些“例外”成為現實。
在一個人取得成功之前,他的夢想總被斥之為胡思亂想。而當他取得成功之後,他就成為了天才!
成功的關鍵不在於是否可行,而在於是否敢想。
為了能使偉大的夢想成為現實,就需要一種毫不動搖的樂觀主義精神。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怎樣看待它。對於同樣的情況,樂觀主義者作出的判斷以及所采取的行動絕對不同於悲觀主義者,尤其是當事情的發展進程不像原先所計劃的或者所期待的那樣時。
在印度有一句十分貼切的諺語:“每個人都是透過適合自己眼睛的眼鏡看世界的。”
忘掉宿命論——世界上第一名的暢銷書《聖經》給世人的忠告
相信,你就能看見。世界上第一名的暢銷書《聖經》這樣說。
一個球員如果不相信他的球隊完全能夠獲勝,事實上他就已經輸掉了這場比賽;一個醫生如果不相信他的病人能夠被獲救,事實上這個病人已經死定了;推銷員如果不相信他推銷的產品,那他的產品就永遠都賣不出去。
相信你自己,你就會變得豁達陽光充滿智慧;相信你的公司、你的主管、你的同事、你的工作,你就能卓越成長;相信你的戀人,你就會擁有健康的愛情;相信信念與寬容,你就能創造每一個生命中的奇跡。
一個人能否取得優異的成績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運氣——一個人的運氣不可能永遠都很好;也不是背景——比爾·蓋茨、傑克·韋爾奇、李嘉誠他們任何一個人都沒有什麼背景;也不是機遇——事實上再倒黴透頂的人一生中也會遇到幾次絕好的機會;當然也不是能力——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能的窮人;不是貴人相助——有些像阿鬥那樣的人靠扶是永遠都扶不起來的;更不是命中注定——通常人們出生時的區別隻是男和女,但死的時候卻不盡相同。
那究竟是什麼呢?兩個字:相信。
相信,你就能看見。相信並不能保證一定會贏,但不相信卻一定會輸。一旦相信成為了你內心的主宰,力量就會隨之而來,這時的相信便成了信念,一種真正的精神動力:
“我們一定能贏,我們一定會贏!”
“有我在,手術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