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星爭鋒,天下一統 第六十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32)(2 / 2)

孫權、曹丕也不知南燁麾下將士什麼思路,怎麼聽說糧草被劫之後反而像打了雞血一樣?魯肅在一旁揣測道:“莫非營中士卒欲破釜沉舟與我等背水一戰?”

曹丕聽了魯肅的解釋點頭道:“或許正是如此!我等需小心防備,隻要等都督兵到,此營必破。”說罷便將預備士卒皆投入戰場。

吳、魏兩軍全軍壓上,確實給趙雲的防守造成了一定壓力,不過憑借兵強將勇和地勢之利也不至於落敗。雙方正在膠著之時,忽然天降大雨。

趙雲心知南燁安排了黃忠作為後手,因此並不受大雨影響,依然按部就班指揮士卒防禦。可是曹丕、孫權就有些傻眼了,之前他們以為葫蘆穀中火光是司馬懿燒糧所至,為了鼓舞士氣也和麾下士卒說了,如今大雨一落,豈不是救了敵軍糧草?他們兩個主帥這麼想,麾下的士卒自然也是這麼考慮,一時間士氣大降,反而不如先前。

吳、魏兩軍士氣一落,南漢士卒廝殺更狠。戰場之上血水、雨水混合一處,將腳下黃土染成紅泥。就在三軍奮力廝殺之時,忽然吳、魏兩軍背後喊殺聲大起,蓋過了風雨雷電之聲。

孫權、曹丕初時還以為是司馬懿兵到,不由大喜,隻是風雨黑夜之中辨不清來者旗幟。等到身後兵馬已至近前,孫權、曹丕才借著雷鳴閃電看清來人是誰,不由大驚失色。

馬超、黃忠也沒想到如此順利就接近了吳、魏兩軍後隊,眼看孫權、曹丕的帥旗近在眼前。二將發一聲喊,引軍直衝向前。

孫權、曹丕哪裏是馬超、黃忠對手,見二將揮刀挺槍策馬而來轉頭便跑,轉眼逃入眾軍之中。黃忠、馬超也來不及尋找二人,黃忠策馬上前一刀砍斷吳軍帥旗,馬超一槍刺死魏軍舉旗士卒。兩麵帥旗一倒,二將便領麾下士卒高呼道:“孫權、曹丕已死!眾軍何不速降!”說罷衝入吳、魏兩軍後隊之中,掀起一陣血雨腥風。

吳、魏兩軍士卒回頭一看,果然不見了帥旗,而且後軍大亂,不由慌了手腳。趙雲見時機已到,高呼一聲:“破敵就在今日,全軍隨我廝殺!”說罷一馬當先衝出營去。

楊雄、魏延、龐德見趙雲引兵殺出,也從三麵一同殺出。四支人馬分成四路,如四條長龍,勢如破竹殺入吳、魏兩軍之中,一時間人喊馬嘶響成一片。

曹丕、孫權見前後六路兵馬合圍,麾下將士死傷無數,不斷有人逃跑投降,便知大事去矣。二人隻好引兵逃竄,留呂蒙斷後。

呂蒙雖然文武雙全,可論武藝哪裏是趙雲、馬超等人的對手?此時三軍大亂,呂蒙的指揮才能再高也無法力挽狂瀾,隻有死戰而已。趙雲上前一槍,便將呂蒙挑於馬下,斷後士卒也被殺敗。

孫權、曹丕得知呂蒙身隕,又見身後漢軍緊追不舍,便命祖茂、呂範、蒯越斷後。三將拚死搏殺,雖然拖得一時,可也不是身後六將對手,皆先後死於亂軍之中。

趁著三將身死爭取的一點時間,孫權、曹丕率領殘兵已然接近自己大營。此時大雨已停,天上烏雲散去,天邊也泛起了魚肚白。

雨過天晴,接近大營,長夜過去,紅日初升。此情此景就與曹丕、孫權的心情一樣,吳、魏殘兵也都有一種死中得活的感覺。

正在曹丕、孫權心中感歎“活著真好!”的時候。忽然大營之中一陣鼓響,營中吳、魏兩軍旗幟皆倒,豎起了漢龍旗。一彪人馬從營中殺出,為首一將坐騎白象,身披紫金麒麟鎧,腰懸倚天劍,正是南燁。典韋、周倉、郭嘉、龐統、馬雲騄、花蓓等將簇擁周圍。

南燁拔劍指向曹丕、孫權道:“我在此恭候多時矣!你等還不下馬受降!”

孫權、曹丕一見南燁在此便知中計,看來南燁要麼沒去監造霹靂車,要麼就是連夜而回抄了自家大營。不論何種情況,孫權、曹丕也不敢與南燁一戰,嚇的撥馬便跑。好在此山中地形複雜,小路不少,就算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吳、魏兩軍還不至於無路可逃。

雖說山間有路,可也不是什麼寬敞大路,吳、魏兩軍縱然分兵而走,還是堵塞了小路,不少士卒皆因互相踐踏而死。曹丕、孫權倒是因為馬快在前逃得一命,可是後軍皆因小路堵死而不得過,南燁命人一勸降,無處可逃的吳、魏士卒便都跪地而降。

南燁收攏敗軍之後分兵而進,各路人馬跨過邊界直入幽州。孫權、曹丕所率大軍全部葬送,哪裏還有兵力防守幽州?於是二人一路敗退,孫權領兵過遼東退入高句麗、三韓之地。曹丕退入鮮卑、烏桓。南燁兵進幽州占領遼東,自此中原之地皆為南燁所有。如果不算鮮卑、烏桓、匈奴、高句麗、三韓等滅國新增之地,南燁就算是一統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