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1 / 2)

袋戲”,望舒陷入空前的布袋戲狂熱;看錄影帶之餘,更試著將布袋戲的故事內容化為文字,寫著寫著就開始想念以前寫小說的日子,也因為這樣,有了想要繼續說故事的衝動,最後才會有這本《情燎冰心》的誕生。

不過,說到“金光”這條導火線嘛……後來,反而成為趕稿的絆腳石,怎麼說咧?不知道看倌相不相信,有人可以寫稿寫到一半,不小心抄起木偶的相片,就看到連外頭“雷克斯龍級的呼喊”都充耳不聞?連佳薇打電話來“關心一下稿子的進度”(佳薇,我沒有破壞你美麗溫柔、大方可人的形象吧?)常常劈頭就是一句“你是不是在看‘金光’?”然後電話這頭就會聽到有人表演什麼叫做“嘿嘿幹笑兩聲”。

而且,“金光”嚴重地影響了《情燎冰心》裏的人名、地名。像什麼“臥龍嶺”啦、“杏林堂”啦,是因為“金光”裏最讓望舒魂牽夢縈的角色為“杏林山莊臥龍小華佗”(害我差點把“小華佗”這名號送給梅漱寒,就為了能在寫稿時打上這三個字──“小華佗”);另外,有些人名、地名還是由金光道友那兒取字來用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冰珀”,很謝謝冰珀妹妹把這個好聽的名字借我一用咧~

當望舒不斷被“關心進度”後,不免開始有些擔心,因為出版社幾個布袋戲迷的作者好像正巧不巧都有拖稿的不良記錄,所以為了能讓人家覺得“看布袋戲的小孩不會變壞”,望舒真的很努力不在趕稿時間裏太迷“金光”……(咳!又被抓到語病了……太迷……那是有普通迷嘍?這……嘿嘿!)

動筆寫項暐的故事,幾乎是望舒每個讀者共同的要求,可是說實話──望舒對項暐……沒感覺!真的,就是沒感覺!雖然前麵三個故事裏,項暐都有出來跑跑龍套(呃……暐迷們不要打“偶”,望舒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孩子),但是真正對他的著墨並不多,現在一下子要將他的地位“扶正”,對望舒來說,還實在有點難度!於是,望舒就到處問暐迷啦,到底喜歡項暐的什麼地方,還有她們印象中的項暐是什麼樣子的。

結果,哈哈,果然大家的答案都很接近──深情!不過,望舒還是挖到了相當好的情報──“項暐有他的商人氣質”。什麼叫做“商人氣質”?好玄!完全在考驗我的智商嘛~後來在寫稿中這四個字也不斷浮現,望舒給它的定義是一個圓融而務實的處事態度,對人事的觀察細膩敏銳,知道對待什麼人要用什麼方式。不知道各位看倌看到的項暐具有“商人氣質”嗎?隹薇說,要將這個角色寫好很不簡單,因為他做的許多事都必須拐個彎兒來想,才會知道他有他的用意。

至於,冰珀這個女主角嘛……最原始隻是希望暐嫂要和應浣寧截然不同,想想陽光如寧兒,就來個寒霜若冰珀喔!寫這個角色也是個挑戰,因為過去的訓練(虐待?),所以冰珀的性格裏同時具有好強與膽怯,兩者可就是互為表裏。有時候寫著寫著,望舒自己都會為她感到心疼,絲毫不記得那個真正殘害她的人──就是不才在下區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