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_人民幣隻有一條路,就是去戰鬥(1 / 2)

第一節 人民幣隻有一條路,就是去戰鬥

不久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在《紐約時報》上撰文,洋洋得意地宣稱:“中國把自己趕入了美元陷阱,既不能脫身,又不能改變當初讓中國掉入陷阱的政策”,而且“中國怨不得人”。

落井下石的克魯格曼其實並不讓人討厭,因為這與他一貫與中國“作對”的觀點相符合。“中國還相對貧窮,應該把錢用在國內”,“中國繼續保持巨額貿易盈餘會出大問題”,這些話克魯格曼早就說過,隻不過現在他是站在一邊看熱鬧。

但是站在擂台上的是中國人和中國政府,都到了這份兒上,再去祈求上帝式的拯救就太阿Q精神了,路隻有一條,就是去戰鬥,否則就會成為人家案板上的肉。

當前的世界依然在美元的統治之下,美國次貸危機之後的歐債危機,顯然讓歐元成了美元的替罪羊。

在美國次貸危機的恐慌中,各國外彙儲備高位接盤歐元,似乎要與美元決裂,但此後美國“金融部隊”巧妙地引爆歐債危機,各國外彙儲備隻好割肉走人,美國財團順利引資本回流美國,購入美國國債,整個路線清晰可見。

有人會說,這似乎像是天方夜譚,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大的局?但是你不能忽視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歐債危機是10年前就布局的,高盛、摩根那幫超高智商的家夥又怎麼能不知道當初留的這個大Bug呢?

歐債危機之後又會如何?歐盟的救市之策不過就是印鈔票。歐元隻有兩個選擇,要麼消失,要麼貶值,無論哪種路走下去,其過程中貶值是一定的。歐元對美元貶值,又因人民幣與美元的固定彙率,美元升值拉著人民幣對歐元也升值,這勢必會影響中國的出口。目前,中國出口對美國、日本增速都在下降,而增長最快的出口地歐盟又在鬧經曆危機,削減赤字,未來中國對歐盟出口勢必也會下降。中國“出口振興經濟”的策略顯然將遭到挑戰。

當歐元被美國“金融部隊”“暗算”搞掉之後,美元的唯一的敵人就剩下人民幣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大財團的下一個“收割”目標必定是中國。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美國會怎樣對付中國?

美國財政部於2010年6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達到9002億美元,較上月增加50億美元,這是中國連續第二個月增持美國國債,也是中國自去年11月以來持有美國國債總額首次突破9000億美元關口。此外,4月份日本持有美國國債也增加106億美元,達到7955億美元;英國持有美國國債則大幅增加422億美元,達到3212億美元。中、日、英分列美國第一、第二和第三大債權國,三國3月份也增持了美國國債。截至今年4月底,外國債權人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達到3.96萬億美元,較上月增加1.87%。

除外國投資者持有的近4萬億國債外,美國政府總債務有13萬億美元,是絕對還不起的,這個黑鍋肯定要全球各國來背。而整個陰謀背後就是美元循環的持續:美國製造美元,全球製造美元購買的商品,然後把賺來的美元再買美國國債。一旦這個循環玩不下去了,美國經濟會拉著世界經濟一塊跳崖,世界經濟就會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