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一家我大概有了基礎判斷,基本上是老人把外孫當成了兒子帶,建建出現了情感錯位把對媽媽的依戀投射到外婆身上。外婆將所有情感和關注都放在建建身上,而孩子的依戀也讓外婆有非常強的滿足感和被需要感。但外婆忘記了建建是外孫不是兒子,她的女兒和女婿需要學習如何做父母。其後和建建爸爸媽媽的溝通也正如我的最初評估。
“老師,我家嶽母管得實在太多,她覺得我們帶不好孩子,什麼都要聽她的,我們要是管管孩子,孩子哭了就說我們虐待孩子。我平時隻有周末有時間,想單獨帶孩子出去走走,老太太也不放手,說孩子會生病。我們兩口子就隻能在家打打下手,給孩子洗洗衣服做做飯,我嶽母要陪孩子玩。有時候覺得老人帶孩子也不容易,周末讓她休息,孩子和我們睡,孩子一定剛開始不適應會哭鬧,一哭鬧還不等我們哄,老太太就開門說我們帶不了,孩子要她。現在30個月了話不會講,脾氣很大,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每天就黏著他外婆,這眼看明年就上幼兒園了,可怎麼辦?”爸爸一口氣表達了他的不滿和擔憂。我看看媽媽,媽媽隻是微微地點頭,輕輕地說:“我媽這個人很強勢,我父親過世早,我有了孩子她才來上海,我們在上海也沒什麼親戚朋友。我媽的確是把所有的關注都放在建建身上了,建建也的確離不開她。”我反問了一句:“如果有一天需要你們自己帶建建,你覺得你們可以嗎?”爸爸沒有任何猶豫地說:“辛苦點,剛開始不適應但一定可以。”而我轉身看看媽媽,媽媽沉默了,說:“我媽離不開建建,建建也離不開我媽,我弄不了這孩子。”我把問題明確了一下說:“我說的是加強父母和建建的親子關係,外婆由主導變為輔助,這是否是你們想要的家庭帶教模式?”爸爸聽後頻頻點頭,媽媽聽到不是完全自己帶也鬆了口氣。確定了目標的一致性,我需要了解孩子的作息時間、興趣愛好、脾氣秉性以及各方麵發展情況,這樣的基本信息了解,會幫助育兒谘詢師了解是因為帶教人的帶教方式出現問題造成孩子的發展和行為問題還是孩子本身的發展問題。
接下來就是要對主要帶教人和孩子的互動方式進行觀察與評估了,以進一步判斷是家庭帶教問題還是孩子自身發展問題。“好吧,接下來我們需要一起到遊戲區,我需要你們和外婆一起和建建進行玩耍互動,就當我不存在,我會進行一些記錄,待互動後我們再進行溝通。爸爸興衝衝地向遊樂場走去,而媽媽似乎有些猶豫……走進外場,就看見建建一邊尖叫一邊哭,眼睛一直盯著旁邊小朋友的玩具。外婆一邊抱著他一邊哄,“等下阿婆出去給你買,我們玩這個好吧!”建建哪裏罷休,身體向外奔,臉憋得通紅。爸爸問了下情況,原來是其他寶寶在玩玩具,建建非要,小朋友不給,於是大發脾氣。爸爸想嚐試注意力轉移,爸爸在不遠處,拿了一個玩具叫建建來玩,建建無視爸爸,繼續尖叫。這哭鬧尖叫聲持續了15分鍾,毫無減弱的趨勢。
看著這一家我大概有了基礎判斷,基本上是老人把外孫當成了兒子帶,建建出現了情感錯位把對媽媽的依戀投射到外婆身上。外婆將所有情感和關注都放在建建身上,而孩子的依戀也讓外婆有非常強的滿足感和被需要感。但外婆忘記了建建是外孫不是兒子,她的女兒和女婿需要學習如何做父母。其後和建建爸爸媽媽的溝通也正如我的最初評估。
“老師,我家嶽母管得實在太多,她覺得我們帶不好孩子,什麼都要聽她的,我們要是管管孩子,孩子哭了就說我們虐待孩子。我平時隻有周末有時間,想單獨帶孩子出去走走,老太太也不放手,說孩子會生病。我們兩口子就隻能在家打打下手,給孩子洗洗衣服做做飯,我嶽母要陪孩子玩。有時候覺得老人帶孩子也不容易,周末讓她休息,孩子和我們睡,孩子一定剛開始不適應會哭鬧,一哭鬧還不等我們哄,老太太就開門說我們帶不了,孩子要她。現在30個月了話不會講,脾氣很大,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每天就黏著他外婆,這眼看明年就上幼兒園了,可怎麼辦?”爸爸一口氣表達了他的不滿和擔憂。我看看媽媽,媽媽隻是微微地點頭,輕輕地說:“我媽這個人很強勢,我父親過世早,我有了孩子她才來上海,我們在上海也沒什麼親戚朋友。我媽的確是把所有的關注都放在建建身上了,建建也的確離不開她。”我反問了一句:“如果有一天需要你們自己帶建建,你覺得你們可以嗎?”爸爸沒有任何猶豫地說:“辛苦點,剛開始不適應但一定可以。”而我轉身看看媽媽,媽媽沉默了,說:“我媽離不開建建,建建也離不開我媽,我弄不了這孩子。”我把問題明確了一下說:“我說的是加強父母和建建的親子關係,外婆由主導變為輔助,這是否是你們想要的家庭帶教模式?”爸爸聽後頻頻點頭,媽媽聽到不是完全自己帶也鬆了口氣。確定了目標的一致性,我需要了解孩子的作息時間、興趣愛好、脾氣秉性以及各方麵發展情況,這樣的基本信息了解,會幫助育兒谘詢師了解是因為帶教人的帶教方式出現問題造成孩子的發展和行為問題還是孩子本身的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