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孔尚任和桃花扇(1 / 2)

曆史上,受到老百姓歡迎的人,不一定會受到當官的歡迎。因為歸根到底,階層是不大一樣的。

不歡迎施仕綸的人很多,但是要論最出名的,非孔尚任莫屬。

孔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1648年出生,山東曲阜人。他有一個非常值得自豪的祖先:孔子。

他之所以不太喜歡施仕綸,是因為施仕綸在泰州當官的時候,他這個時候正好也在泰州,因為他是孫在豐的下屬,借著治水為名擾民的人,有很多都和孔尚任很有交情。後來孔尚任的上司孫在豐更是因為治水不力,康熙很不滿,重新換人,原來的班子也就撤消了。孔尚任同誌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要說孔尚任雖然是孔子的後代,書香門第,但是混的並不是太好。這位孔尚任大概是一點浪漫主義色彩的,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人,搞應試一般是不太靈光的。

所以孔尚任在高考中一直沒有取得好成績,偏偏這位孔尚任對於當官很有熱情。好在家裏還算中產階級,在當時也算是有點產業。孔尚任賣了家中田地(從中可以看出,雖然孔尚任有點小錢,距離登上康熙朝福布斯排行榜還有差距),捐資納了一個“例監”(國子生,相當於現在的中央黨校,運氣好的,肄業之後,可以不經過科舉考試就能直接當個小官)。

混到中年才混到這麼個位置,眼看就沒什麼戲了。誰料人到中年居然會時來運轉,被九五之尊的年輕皇帝一眼看中。

起承轉合,事情的轉機發生在康熙二十三年。

那一年,30歲的康熙來曲阜祭孔。這時候滿人入主中原已經41個年頭,康熙剛剛平定了三藩沒多久。這次事件以及康熙在的一些其他地方的考察活動,後世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形容:康熙第一次南巡。

康熙祭孔有沒有順便當當伯樂的意圖,我們不太清楚,但他需要用尊孔的政治大旗籠絡人心,以鞏固自己的統治則是沒有任何疑義的。這個時候,孔尚任恐怕做夢也沒有想到,隱居曲阜石門山苦修,夢想鹹魚翻身的他,會被孔府推薦為引駕官,並在禦前講經。這實在是曆史的偶然。

時年36歲的孔尚任,把握住了這千載難逢的機遇,他的“引駕”和“禦前講經”都非常成功,因此深得皇帝青睞:“孔尚任等,陳書講說,克副朕懷,著不拘例議用”。這個“不拘例”就是破格,孔尚任被破格“議用”為國子監博士。別看這官不咋地,隻分管個教育什麼的,也就是個副處級(從七品)的樣子,可那卻是皇恩浩蕩。欽賜的頂戴,有幾人能獲此榮耀?

當然,其實康熙也就是順手給一介布衣的孔家之後賞副頂戴花翎,給自己尊孔崇儒的外表之外,再增加一道愛才惜才、求賢若渴、不分滿漢、唯才是舉的光環。

開始的時候,康熙對這位孔夫子的後人還算是比較照顧的。孔尚任在出任國子監博士期間,也隨孫在豐到淮、揚一帶治河三年。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下派掛職鍛煉去了。不過相比其他孫在豐的跟班,孔尚任到泰州來除了治水,還有了一個意外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