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這便是李開複對人生的一種思考。在他的心中,在一個人明確目標開展行動之前,“想做什麼”和“能做什麼”是必須考慮的。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計劃,沒有一個深刻的分析思考,那麼盲目的行動隻會消耗更多的時間,而且最終得不償失。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在製訂目標之前應先學會用理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這樣才能正確地選擇目的地。也隻有這樣,才能最終明確自己在社會上的真正價值。在還沒有認清自己的優劣勢之前就隨意散漫地定奪人生,那麼隻會成為一具為了生活而生活的行屍走肉。
當然,在生活中能夠找到一個實實在在的目標的確會令人滿意,但是想要一鼓作氣地去實現也並不簡單。例如,很多人找出一個目標隻是玩鬧而已,隨後他們就發現自己並不是真的熱心於此。對此,李開複曾說過:“清晰而長遠的目標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動力和指路明燈,然而要想讓這盞燈常亮,那麼就必須循序不斷地付出努力。”
在微軟集團,李開複曾有一個“自知之心”明顯不足的下屬。在李開複看來,他雖然有一些能力,但是卻自視甚高,而且他對自己當前的職位也有諸多不滿。在工作期間,他不是自吹自擂,就是抱怨自己的現狀。
有一段時間,這個下屬在公司裏公開表示李開複不識才,沒有重用他,並且他還決定離開李開複的工作小組,在微軟的其他小組另謀高就。然而,在經過幾番嚐試後,他最終發現,不但自己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而且公司裏的同事對他也頗有微詞,認為他不但缺少自知之明,而且能力與他的期望值也相距太遠。最後,他隻能沮喪地離開了微軟。
接替這名下屬來到李開複工作小組中的員工,是一個工作能力強的人。從上班的第一天開始,李開複就覺得他的“自知心”很強。盡管這個人在上一個工作崗位上工作成績不是很理想,然而他卻認為如果自己一下就升遷太快,反而不能打好基礎。因此,他不但願意自降一級來做這份工作,而且更願意從底層開始慢慢學起。不出意料,這名員工不僅做得非常出色,而且還成為了李開複非常賞識的得力助手。
年輕人,尤其是還在奮鬥之中的年輕人,在製訂目標之前,一定要對自己的能力有深刻的認識。正如李開複一樣,隻有先懂得正確評估自己的資質、能力與局限,才能為自己的將來鋪就一條順心之路。
一個對自己能力有著準確判斷的“自知”之人,不僅能夠在他人麵前適時地展現自己的能力,還可以隨時展現自己的謙虛與自信。這樣的人,如李開複一樣,將來不論攀爬到何種境地,都會受到他人的青睞,因為他已經從“自知”中找尋到了自我真正的價值。
是的,這便是李開複對人生的一種思考。在他的心中,在一個人明確目標開展行動之前,“想做什麼”和“能做什麼”是必須考慮的。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計劃,沒有一個深刻的分析思考,那麼盲目的行動隻會消耗更多的時間,而且最終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