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特殊情況,如緊急創傷應該使用白酒送服雲南白藥外,服藥都應使用溫熱、足量的白開水,這樣有利於藥物被人體充分地溶解吸收。

而有些人習慣於用茶水、飲料等服藥,甚至幹吞藥片,這些做法都是不對的。因為茶水、飲料可以破壞藥物的有效成分,使藥效降低,而幹吞藥片有時會灼傷食道或導致體內形成藥物結石。

不要隨便服用安定或去痛片

安定和去痛片分別屬於鎮靜催眠和解熱鎮痛類藥物,如果長期服用這兩類藥物很容易使人在精神上對其產生依賴性。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慎用鎮靜催眠類藥物、解熱鎮痛類藥物以及其他可成癮的藥物,如某些含可待因的鎮咳藥物等,以免產生不良後果。

應克服哪些不良的服藥習慣

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服用各類藥物,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科學地服藥。不科學的服藥方法不但不能達到用藥的目的,還會適得其反,甚至損害人體其他器官。

幹吞藥

有些藥物若沒有足夠的水來幫助溶解,很容易形成結石。例如複方新諾明等磺胺類藥物,一般要用溫水送服。

用牛奶、果汁、茶水、可樂等各種飲料或熱水送服藥物

它們會與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影響療效。有些飲料還會與藥物發生反應,如磺胺藥與果汁同服,會使小兒的尿中有結晶析出,從而加重其腎髒的負擔;複方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的藥物,如在酸性環境中對人體的危害更大;硫酸亞鐵、葡萄糖酸鈣、乳酸鈣、維生素B12、次碳酸鉍等與茶水中的鞣酸結合後會產生沉澱,刺激胃腸道,引起胃腸絞痛、腹瀉或便秘等病症;各種酶類製劑,如胃蛋白酶、胰酶、乳酶生、澱粉酶、多酶片等藥物中的蛋白質與茶葉中的鞣酸結合後會生成鞣酸蛋白,使酶類失去活性;強心甙類藥,如洋地黃毒甙及地高辛等與茶葉中的鞣酸結合後會生成不溶性沉澱物,可阻礙胃腸道對藥物的吸收而致療效喪失;鎮靜、安神、催眠藥用茶水送服時,茶葉中的咖啡因、茶堿等可興奮神經中樞、強心、利尿的物質會降低上述藥物的藥效;胃蛋白酶合劑、小兒麻痹糖丸、維生素C、乳酶生等藥物不宜用熱水送服,因為此類藥物屬於活疫苗,還原性很強,遇熱後性質不穩定,會使藥效降低。

既服藥又吸煙

吸煙能增強肝髒的活力,從而加速藥物的分解,使藥物的有效成分隻有一小部分能達到作用部位,導致藥物的療效降低。

服藥姿勢不對

有些人躺著服藥,或服完藥馬上平躺,這樣做容易使藥物滯留在食道內,從而導致食道黏膜被腐蝕甚至會造成食道潰瘍。

什麼藥都嚼服

一些消化不良患者有嚼服多酶片的習慣,還有的家長將藥片加水搗爛喂給嬰幼兒。殊不知,多酶片外層為普通糖衣(能抵擋胃酸對消化酶的破壞,可使其在到達小腸後崩解,釋放有效成分),內層為腸溶片,嚼服會令藥物失效;而預防血栓形成的腸溶阿司匹林片,也是薄膜包衣,隻在腸道內溶解,可以避免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刺激,嚼服就失去意義了。同樣的道理,有些腸溶性的膠囊,也不宜將其內容物倒出服用。

對藥物的不良反應有哪些模糊認識

凡是藥物被使用後所產生的與用藥目的相左或給病人帶來的負麵作用都叫藥物的不良反應。近年來,由於用藥情況的增多,藥物的不良反應也就越來越嚴重。特別值得重視的是,由於許多人對藥物不良反應的認識有偏差,使得用藥給人們帶來的損害越來越大。因此正確地認識藥物的不良反應就顯得十分重要。

藥物都具有兩重性,即治療作用和不良反應。那麼人們對藥物不良反應的認識有哪些偏差呢?

隻有假冒偽劣藥品才會有不良反應

由於醫學發展水平的限製,許多藥品的不良反應在該藥品審批時,並沒有做出清楚的結論和說明。即使是按照說明和常規用量使用那些經過嚴格審批的藥品,有時仍會發生不良反應。有些不良反應甚至是相當嚴重的。

價格昂貴的藥品不會有不良反應

藥品的價格取決於藥品研製過程中的花費及生產成本等因素。藥品的安全性則取決於藥品不良反應的程度和治病效果。它們是互不相關的兩回事。因此,不能認為價格貴的藥品用起來就沒有不良反應。

新藥比老藥用起來更有效

總的來說,新藥必須證明其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國家才會批準上市。但老藥的優點也不能抹殺。一般的老藥,在應用多年後,人們對它的性能掌握得比較準確,對它的不良反應也了解的比較多,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老藥用起來比新藥更安全。

非處方藥不會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非處方藥總的來說不良反應比較少,比較輕,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有少數人在使用非處方藥時,也會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是致命的不良反應。如抗感冒的複方製劑常含有撲熱息痛、阿斯匹林、雙氯芬酸、布洛芬、撲爾敏、苯海拉明等成分。這些藥物使用時可使一些人發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如服用感冒通後,有少數人特別是兒童易出現血尿。

藥品使用說明書中列舉的不良反應少,或者不列舉不良反應的藥就是好藥

目前,國際上包括我國對於藥品的不良反應在說明書中應該怎樣寫,及其寫的詳細程度,尚無統一規定。也就是說藥品說明書中對該藥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寫得少的,其發生的不良反應不一定少。所以不能完全用藥品說明書來判斷藥品的不良反應情況及藥品的優劣。

中藥比西藥的不良反應少

使用中藥講究辨證論治,合理組方,一人一方,隨症加減。有時還講究使用地道的藥材和正規的製藥方法。如果按正規的要求使用中藥,則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的出現。但是所有的中藥對於不同的使用者來說都會有不同的反應,其中有些反應就屬於不良反應。如果中藥方的組方不合理或中藥材有質量問題,或者使用某種中藥的時間過長,用量過大等都會出現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