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蕃誌卷上
宋趙汝適撰
誌國
交趾國
占城國
賓瞳龍國
真臘國
登流眉國
蒲甘國
三佛齊國
單馬令國
淩牙斯國
佛囉安國
新拖國
監篦國
藍無裏國
闍婆國
蘇吉丹
南毗國
胡茶辣國
麻囉華國
注輦國
大秦國
天竺國
大食國
麻嘉國
層拔國
弼琶囉國
勿拔國
中理國
甕蠻國
記施國
白達國
弼斯囉國
吉慈尼國
勿廝離國
蘆眉國
木蘭皮國
勿斯裏國
遏根陀國
海上雜國
渤泥國
麻逸國
三嶼
流求國
毗舍耶
新羅國
倭國
交趾國
交趾,古交州。東南薄海,接占城;西通白衣蠻,北抵欽州。曆代置守不絕,賦入至薄,守禦甚勞。皇朝重武愛人,不欲宿兵瘴癘之區以守無用之土,因其獻款,從而羈縻之。
王係唐姓,服色飲食略與中國同;但男女皆跣足差異耳。每歲正月四日,椎牛饗其屬。以七月十五日為大節,家相問遺,官寮以生口獻其酋;十六日,開宴酬之。歲時供佛,不祭先。病不服藥,夜不燃燈。樂以蚺蛇皮為前列(案此句未詳,疑有誤字)。不能造紙筆,求之省地(案「省地」二字句未詳)。
土產沉香、蓬萊香、生金銀、鐵、朱砂、珠貝、犀象、翠羽、車渠、鹽、漆、木棉、吉貝之屬;歲有進貢。其國不通商。
以此首題,言自近者始也。舟行約十餘程,抵占城國。
占城國
占城,東海路通廣州,西接雲南,南至真臘;北抵交趾,通邕州。自泉州至本國,順風舟行二十餘程。其地東西七百裏,南北三千裏。國都號新州,有縣鎮之名;甃磚為城,護以石塔。
王出入乘象,或乘軟布■〈〈止白匕〉上兒下〉,四人舁之;頭戴金帽,身披瓔珞。王每出朝,坐輪,使女三十人持劍盾或捧檳榔從。官屬謁見,膜拜一而止。白事畢,膜拜一而退。婦人拜揖,與男子同。男女犯奸,皆殺;盜有斬指、斷趾之刑。戰則五人結甲,走則同甲皆坐以死。唐人被土人殺害,追殺償死。國人好潔,日三、五浴。以腦麝合香塗體,又以諸香和焚熏衣。四時融暖,無寒暑侯。每歲元月,牽象周行所居之地,然後驅逐出郭,謂之「逐邪」。四月有遊船之戲,陳魚而觀之。定十一月望日為冬至,州縣以土產物帛獻於王。民間耕種,率用兩牛。五穀無麥,有粳、粟、麻、豆。不產茶;亦不識醞釀之法,止飲椰子酒。果實有蓮、蔗、蕉、椰之屬。
土地所出,象牙箋、沉速香、黃蠟、烏樠木、白藤、吉貝、花布、絲絞布、白■〈迭毛〉簟、孔雀、犀角、紅鸚鵡等物。官監民入山斫香輸官,謂之「身丁香」,如中國身丁鹽稅之類;納足,聽民貿易。不以錢為貨,惟博米、酒及諸食物以此充歲計。若民入山為虎所噬,或水行被鱷魚之厄,其家指其狀詣王,王命國師作法誦咒,書符投民死所,虎、鱷即自投赴請命,殺之。若有欺詐誣害之訟,官不能明,令競主同過鱷魚潭,其負理者魚即出食之;理直者雖過十餘次,鱷自避去。買人為奴婢,每一男子鬻金三兩,準香貨酬之。商舶到其國,即差官折黑皮為策書,白字抄物數,監盤上岸;十取其二,外聽交易。如有隱瞞,籍沒入官。番商興販,用腦麝、檀香、草席、涼傘、絹扇、漆器、甆器、鉛、錫、酒、糖等博易。
舊州、烏麗、日麗、越裏、微芮、賓瞳龍、烏馬拔、弄容、蒲羅、甘兀、亮寶、毗齊,皆其屬國也。其國前代罕與中國通,周顯德中始遣使入貢。皇朝建隆、幹德間,各貢方物。太平興國六年,交趾黎桓上言,欲以其國俘九十三人獻於京師;太宗令廣州止其俘,存撫之。自是貢獻不絕,輒以器幣優賜,嘉其向慕聖化也。國南五、七日程,至真臘國。
賓瞳龍國
賓瞳龍國,地主手飾、衣服,與占城同。以葵蓋屋,木作柵護。歲貢方物於占城。今羅漢中有賓頭盧尊者,蓋指此地言之;賓瞳龍音訛也。或雲目連舍基尚存。
雍熙四年,同大食國來貢方物。
真臘國
真臘,接占城之南,東至海,西至蒲甘,南至加羅希。自泉州舟行,順風月餘日可到。其地約方七千餘裏。國都號祿兀。天氣無寒。
其王妝束大概與占城同,出入儀從則過之。間乘輦駕,以兩馬或用牛。其縣鎮,亦與占城無異。官民悉編竹覆茅為屋。惟國王鐫石為室,有青石蓮花池沼之勝,跨以金橋,約三十餘丈。殿宇雄壯,侈麗特甚。王坐五香七寶床,施寶帳,以紋木為竿、象牙為壁。群臣入朝,先至階下三稽首,升階則跪,以兩手抱膊,繞王環坐。議政事訖,跪伏而退。西南隅銅台上列銅塔二十有四,鎮以八銅象,各重四千斤。戰象幾二十萬,馬多而小。奉佛謹嚴。日用番女三百餘人,舞獻佛飯,謂之阿南;即妓弟也。其俗淫,奸則不問。犯盜則有斬手、斷足、燒火、印胸之刑。其僧道咒法靈甚。僧衣黃者,有室家;衣紅者,寺居,戒律精嚴。道士以木葉為衣。有神曰婆多利,祠祭甚謹。以右手為淨,左手為穢;取雜肉羹與飯相和,用右手掬而食之。厥土沃壤,田無畛域,視力所及而耕種之。米穀廉平,每兩烏鉛可博米二■〈豆鬥〉。
土產象牙、暫速細香、粗熟香、黃蠟、翠毛(此國最多)、篤耨腦、篤耨瓢、番油、薑皮、金顏香、蘇木、生絲、綿布等物。番商興販,用金銀、甆器、假錦、涼傘、皮皷、酒、糖、酰醢之屬博易。
登流眉、波斯、蘭羅斛、三灤、真裏、富麻、羅問、綠洋、吞裏富、蒲甘、窊裏、西棚、杜懷、潯番,皆其屬國也。本國舊與占城鄰好,歲貢金兩。因淳熙四年五月望日占城主以舟師襲其國都,請和不許,殺之,遂為大仇,誓必複怨。慶元己未,大舉入占城,俘其主、戮其臣仆,剿殺幾無噍類;更立真臘人為主。占城今亦為真臘屬國矣。
唐武德中,始通中國。國朝宣和二年,遣使入貢。其國南接三佛齊屬國之加羅希。
登流眉國
登流眉國,在真臘之西。地主椎髻簪花,肩紅蔽白;朝日登場,初無殿宇。飲食以葵葉為碗,不施匕箸,掬而食之。有山曰無弄,釋涅盤示化銅象在焉。
產白豆蔻、箋沉速香、黃蠟、紫礦之屬。
蒲甘國
蒲甘國,官民皆撮髻於額,以色帛係之;但地主別以金冠。其國多馬,不鞍而騎。其俗奉佛尤謹,僧皆衣黃。地主早朝,官僚各持花來獻;僧作梵語祝壽,以花戴王首,餘花歸寺供佛。國有諸葛武侯廟。
皇朝景德元年,遣使同三佛齊、大食國來貢,獲預上元觀燈。崇寧五年,又入貢。
三佛齊國
三佛齊,間於真臘、闇婆之間;管州十有五,在泉之正南。冬月順風,月餘方至。淩牙門經商三分之一始入其國(?)。國人多姓蒲。累甓為城,周數十裏。國王出入乘船,身纏縵布,蓋以絹傘,衛以金鏢。其人民散居城外,或作牌水居,鋪板覆茅。不輸租賦。習水陸戰,有所征伐,隨時調發;立酋長率領,皆自備兵器、糗糧,臨敵敢死,伯於諸國。無緡錢,止鑿白金貿易。四時之氣多熱少寒,豢畜頗類中國。有花酒、椰子酒、檳榔蜜酒,皆非曲蘖所醞,飲之亦醉。國中文字用番書,以其王指環為印;亦有中國文字,上章表則用焉。國法嚴,犯奸男女悉置極刑。國王死,國人削發成服;其侍人各願殉死,積薪烈焰,躍入其中,名曰「同生死」。有佛名金銀山,佛像以金鑄。每國王立,先鑄金形以代其軀;用金為器皿,供奉甚嚴。其金像、器皿各鐫誌示,後人勿毀。國人如有病劇,以銀如其身之重,施國之窮乏者,示可緩死。俗號其王為龍精,不敢穀食,惟以沙糊食之;否則,歲旱而穀貴。浴以薔薇露,用水則有巨浸之患。有百寶金冠,重甚;每大朝會,惟王能冠之,他人莫勝也。傳禪則集諸子以冠授之,能勝之者則嗣。舊傳其國地麵忽裂成穴,出牛數萬成群,奔突入山,人競取食之;後以竹木窒其穴,遂絕。
土地所產,玳瑁、腦子、沉速暫香、粗熟香、降真香、丁香、檀香、荳蔻外,有真珠、乳香、薔薇水、梔子花、膃肭臍、沒藥、蘆薈、阿魏、木香、蘇合油、象牙、珊瑚樹、貓兒睛、琥珀、番布、番劍等,皆大食諸番所產,萃於本國。番商興販,用金銀、甆器、錦綾、纈絹、糖、鐵、酒、米、幹良薑、大黃、樟腦等物博易。其國在海中,扼諸番舟車往來之咽喉。古用鐵■〈糸索〉為限,以備他盜,操縱有機;若商舶至,則縱之。比年寧謐,撤而不用;堆積水次,土人敬之如佛。舶至,則祠焉;沃以油則光焰如新,鱷魚不敢踰為患。若商舶過不入,即出船合戰,期以必死。故國之舟輻湊焉。
蓬豐、登牙儂、淩牙斯、加吉蘭丹、佛羅安、日羅亭、潛邁拔遝、單馬令、加囉希、巴林馮、新拖、監篦、藍無裏、細蘭,皆其屬國也。其國自唐天佑始通中國。皇朝建隆間,凡三遣貢。淳化三年,告為闍婆所侵,乞降詔諭本國;從之。鹹平六年,上言本國建佛寺以祝聖壽,願賜名及鍾。上嘉其意,詔以「承天萬壽」為額,並以鍾賜焉。至景德、祥符、天禧、元佑、元豐,貢使絡繹,輒優詔獎慰之。其國東接戎牙路(或作重迦盧)。
單馬令國
單馬令國,地主呼為相公。以木柵為城,廣六、七尺,高二丈餘;上堪征戰。國人乘牛,打鬃跣足。屋舍官場用木、民居用竹,障以葉、係以藤。
土產黃蠟、降真香、速香、烏樠木、腦子、象牙、犀角。番商用絹傘、雨傘、荷池、纈絹、酒、米、鹽、糖、甆器、盆缽麤重等物及用金銀為盤盂博易。
日囉亭、潛邁拔遝、加囉希類此。本國以所得金銀器糾集日囉亭等國類聚獻入三佛齊國。
淩牙斯國
淩牙斯國,自單馬令風帆六晝夜可到,亦有陸程。地主纏縵跣足;國人剪發,亦纏縵。
地產象牙、犀角、速暫番、生香、腦子。番商興販,用酒、米、荷池、纈絹、甆器等為貨;各先以此等物準金銀,然後打博。如酒一墱,準銀一兩、準金二錢;米二墱準銀一兩,十墱準金一兩之類。歲貢三佛齊國。
佛囉安國
佛囉安國,自淩牙斯加四日可到,亦可遵陸。其國有飛來佛二尊,一有六臂、一有四臂。賊舟欲入其境,必為風挽回,俗謂佛之靈也。佛殿以銅為瓦,飾之以金。每年以六月望日為佛生日,動樂鐃鈸,迎導甚都;番商亦預焉。
土產速暫番、降真香、檀香、象牙等。番以金、銀甆、、鐵、漆器、酒、米、糖、麥博易。歲貢三佛齊。
其鄰蓬豐、登牙儂、加吉蘭丹類此。
新拖國
新拖國,有港,水深六丈,舟車出入。兩岸皆民居,亦務耕種。架造屋宇,悉用木植,覆以棕櫚皮,籍以木板,障以藤■〈芮上伐下〉。男女裹體,以布纏腰,剪發僅留半寸。
山產胡椒,粒小而重,勝於打板;地產東瓜、甘蔗、匏、豆茄、菜。但地無正官,好行剽掠,番商罕至興販。
監篦國
監篦國,其國當路口,舶船多泊此。從三佛齊國,風帆半月可到。舊屬三佛齊,後因爭戰,遂自立為王。土產白錫、象牙、真珠。國人好弓箭,殺人多者帶符標榜,互相誇詫。五日水路到藍無裏國。
藍無裏國
藍無裏國,土產蘇木、象牙、白藤。國人好鬥,多用藥箭。北風二十餘日,到南毗管下細蘭國。自藍無裏風帆將至其國,必有電光閃爍,知是細蘭也。
其王黑身而逆毛,露頂不衣,止纏五色布,躡金線紅皮履;出騎象或用軟兜,日啖檳榔。煉真珠為灰。屋宇悉用貓兒睛及青紅寶珠、瑪瑙、雜寶妝飾,仍用藉地以行。東西有二殿,各植□樹,柯莖皆用金,花實並葉則以貓兒睛、青紅寶珠等為之。其下置金椅,以琉璃為壁。王出朝,早升東殿、晚升西殿,坐處常有寶光。蓋日影照射,琉璃與寶樹相映,如霞光閃爍然。二人常捧金盤從,承王所啖檳榔滓。從人月輸金一鎰於官庫,以所承檳榔滓內有梅花腦並諸寶物也。王握寶珠徑五寸,火燒不暖,夜有光如炬;王日用以拭麵,年九十餘,顏如童。國人肌膚甚黑,以縵纏身,露頂跣足;以手掬飯。器皿用銅。有山名細輪迭,頂有巨人跡,長七尺餘。其一在水內,去山三百餘裏。其山林木低昂,周環朝拱;產貓兒睛、紅玻瓈腦、青紅寶珠。
地產白荳蔻、木蘭皮、粗細香。番商博易,用檀香、丁香、腦子、金、銀、甆器、馬、象、絲帛等為貨。歲進貢於三佛齊。
闍婆國
闍婆國,又名莆家龍,於泉州為丙巳方;率以冬月發船,蓋藉北風之便,順風晝夜行,月餘可到。東至海,水勢漸低,女人國在焉;愈東則尾閭之所泄,非複人世;泛海半月,至昆侖國。南至海三日程,泛海五日至大食國。西至海四十五日程,北至海四日程。西北泛海十五日,至渤泥國;又十日,至三佛齊國;又七日至古邏國;又七日至柴曆亭,抵交趾,達廣州。國有寺二,一名聖佛、一名舍身。有山出鸚鵡,名鸚鵡山。
其王椎髻,戴金鈴,衣錦袍,躡革履,坐方床。官吏日謁,三拜而退。出入乘象或腰輿,壯士五、七百輩執兵以從。國人見王皆坐,俟其過乃起。以王子三人為副王。官有司馬、傑落、佶連,共治國事,如中國宰相;無月俸,隨時量給土產諸物。次有文吏三百餘員,分主城池、帑廩及軍卒。其領兵者歲給金二十兩。勝兵三萬,歲亦給金有差。土俗婚聘無媒妁,但納黃金於女家以取之。不設刑禁,犯罪者隨輕重出黃金以贖;惟寇盜則置諸死。五月遊船、十月遊山,或跨山馬,或乘軟■〈〈止白匕〉上兒下〉。樂有橫笛、皷板,亦能舞。山中多猴,不畏人,呼以「霄霄」之聲即出。投以果實,則有大猴先至(土人謂之猴王);先食畢,群猴食其餘。國中有竹園,有鬥雞、鬥豬之戲。屋宇壯麗,飾以金碧。賈人至者,館之賓舍,飲食豐潔。土人被發,其衣裝纏胸,下至於膝。疾病不服藥,但禱求神佛。民有名而無姓,尚氣好鬥;與三佛齊有讎,互相攻擊。
〔南朝〕宋元嘉十二年,嚐通中國;後絕。皇朝淳化三年,複修朝貢之禮。其地坦平,宜種植。產稻、麻、粟、豆蔻、□、麥,耕田用牛。民輸十一之租。煮海為鹽,多魚、鱉、雞、鴨、山羊,兼椎馬、牛以食。果實有大瓜、椰子、蕉子、甘蔗、芋。出象牙、犀角、真珠、龍腦、玳瑁、檀香、茴香、丁香、荳、蓽澄茄、降真香、花簟、番劍、胡椒、檳榔、硫黃、紅花、蘇木、白鸚鵡,亦務蠶織,有雜色繡絲吉貝綾布。地不產茶。酒出於椰子及蝦猱丹樹之中;此樹華人未曾見。或以桄榔、檳榔釀成,亦自清香。蔗糖其色紅、白,味極甘美。以銅、銀、■〈金俞〉、錫雜鑄為錢;錢六十準金一兩、三十二準金半兩。番商興販,用夾雜金銀及金銀器皿、五色纈絹、皂綾、川芎、白芷、朱砂、綠礬、白礬、鵬砂、砒霜、漆器、鐵鼎、青白甆器交易。此番胡椒萃聚,商舶利倍蓰之獲,往往冒禁潛載銅錢博換。朝廷屢行禁止興販,番商詭計,易其名曰蘇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