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2 / 2)

人一旦狂傲過度,得罪的人就多,彈劾的折子也就源源不斷地送到胤禛那裏,如若不是還用得著年羹堯,定然立即下令拿人,如今還用得著年羹堯,自然放任他繼續蹦躂幾天,直到西北戰事結束,胤禛也培養出了一支新的隊伍,培養了一批新的將領。在年羹堯殺了一個胤禛派去的清流派人士之後,胤禛狠狠地把年羹堯摔下來,摔得粉碎,再也沒有喘熄的機會。

胤禛做事一向如此,不留一點緩衝餘地,把你的錯誤一點點地記在心裏,直到覺得時機成熟,一舉把人狠狠地摔在地上,所以這種人很適合做皇帝,能夠狠得下心。

至於胤禩,雖然閑賦在家,卻經常出入皇宮,讓人奇怪的是皇上的態度,似乎很在乎廉親王,隔三差五地請廉親王議事,卻偏偏不恢複廉親王的差,不過隻是皇宮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新的玩意兒,據說是廉親王閑來無事造出來的。

鳥銃漸漸地被步槍取代,又漸漸地出現威力更大的手槍。後來百姓家開始使用油燈,過了幾年,皇宮出現了不用油、不用蠟也能亮的東西,而且比蠟燭油燈更亮。聽說也是廉親王發明的,叫電燈,大清開始建立發電廠,百姓的生活也開始漸漸好了起來,所有人都在歌頌廉親王。

就在很多人以為皇上要對功高蓋主的廉親王下手的時候,廉親王的差事恢複了,並且並封為攝政王,幾乎所有的人都以為胤禩即將成為第二個年羹堯了,卻沒想到風頭正盛的四阿哥弘曆頗為喜歡廉親王的發明,竟然提出拜廉親王為師,皇上更是大方,拜師免了,直接拜為“幹阿瑪”吧,沒想到眾人矚目的皇太子人選還真的認了廉親王為幹阿瑪。

這下所有人都不淡定了,想要阻止事情的發生已經來不及了,一向看好的四阿哥就這樣失去了儲位,風向開始飄忽不定,很多人的目光都轉向活躍的弘時,弘時以為自己的時代來了,最有競爭力的對手拜廉親王為阿瑪,雖然依舊是皇阿哥,但是成為太子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了,所以弘時鼓動很多人上折子,要求立皇太子。

胤禛看到那成堆的折子冷笑,這個弘時還真不安分!

好在還有些人覺得能夠得到廉親王支持的弘曆更有能力,所以對於胤禛壓下那些折子覺得還有希望。

那些八爺黨更是活躍,廉親王差事恢複了,還封了攝政王,皇上在朝堂上很多事情都開始問“廉親王覺得如何”,那些八爺黨開始覺得自己的時代又來了。

胤禩也勸過胤禛,如此以來,肯定引起朝堂動蕩,胤禛把這潭水攪得太渾了,除了知情的幾人之外,幾乎所有的人都迷惘了,不知道皇上究竟是什麼意思,如果早早立下太子,他們或許也心安了。

這日弘曆剛從胤禩府中出來,迎麵遇到了弘時,弘時如今有些書卷氣息,很是儒雅的感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