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2 / 2)

康熙示意李德全把急奏讀了,大意就是說西北叛亂,策妄阿拉布坦進軍西藏,同時在蒙古發動戰亂,分明想和清廷分庭抗禮。急奏讀完,康熙並沒有說話,冷眼看著下麵的人站成一團,激烈的討論。

胤禛胤禩兩人表現出適當的吃驚,各自組成一個小團體討論。

胤禟眼中閃過興奮的光芒,悄聲對胤禩道:“八哥,皇阿瑪定然會選一個人出任大將軍,這個時候皇阿瑪是力不從心,否則不會把我們都叫來,若放到十年前,皇阿瑪定然親自掛帥,皮甲上陣,如今皇阿瑪身子骨可大不如前,正是八哥的機會,我們定然力挺八哥。”

胤禟說完,示意旁邊的胤礻我幫腔,胤礻我到很配合:“九哥說得對,八哥,這次隻要拿到了兵權,那個位置可就是八哥的了。”

胤礻我說著偷偷瞄了眼禦座,意圖很明顯,這個時候能夠掌了兵權,在西北再立個功,那太子之位可就沒跑了。

胤禎在旁邊沉默不語,這兩年他很是低調,但手上的工作可沒有落下,兵部的人被他收買了大半,為的可不就是在關鍵時刻能撈個兵權,雖然胤禎感激胤禩把他救了出來,但是那個位置本就是你死我活的爭奪,也不能怪胤禎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

胤禩看著胤禎的樣子,怎會不知道胤禎怎麼想,如今正好可以做個順水人情:“我對兵法沒有十四弟熟悉,我倒覺得十四弟更能勝任!”

胤禎猛然抬頭看向胤禩,發現胤禩說的話不似作偽,頓時把自己剛剛心中的不甘壓下去,同時覺得胤禩當真不想要那個位置了,同時還能提拔他一下,對胤禩的感激之情如濤濤江水,延綿不絕。

胤禛心中還有那麼一絲希望,希望胤祥去帶兵,隻不過他不能在這個節骨眼提出了,放到上一世,胤禛定然會毫不猶豫地說出心中不二人選,如今重活一世,自然知道輕重,其實當年他的做法從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康熙更深的信任。

胤禛一個人站著思考著對策,雖然隆科多很著急,希望胤禛能夠拿到這個將軍之職,可他明麵上是忠於皇上的,一直會站在皇上一邊,皇上讓他做什麼他做什麼,所以也不敢跑到胤禛麵前說什麼,隻能幹站著,低眉順目地幹著急。

*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本來以為皇上這麼急著把人傳召過來,大將軍的人選當天就能夠定下來,沒想到下麵的人討論了半天,康熙揮手讓人都下去了,弄得很多人莫名其妙,還有一些有些慶幸,能夠再拖一晚,也就可以有更長的時間商量對策。

康熙把幾個阿哥留住,等人走完了,才開口:“朕打算在你們這些阿哥裏麵挑選德才兼備之賢者,當這大將軍王,你們有何想法?”

胤禟聽了,立即眼開眼笑,這不是送上門來的買賣麼,還能有什麼想法,這擺明了是要八哥去麼,正要上前啟奏,就被胤礻我拉住,示意胤禟稍安勿躁,胤禟用眼神詢問,胤礻我這個時候又不能多說什麼。

康熙把兩人的小動作看在眼裏,語氣淡淡的,透著明顯的不滿:“胤禟,你有話說?”

胤禟推脫道:“兒臣整日閑逛遛鳥的,哪裏有什麼建設性的話,倒是十四弟如今管著兵部,到可以聽聽他的見解。”

胤禟心思回轉,毫不吝嗇往自己頭上扣歪帽子,快速把話鋒引到胤禎身上。

胤禎畢竟年輕,聽到胤禟的話有些激動,就想表達自己定能勝任的決心,卻不想康熙的話先說出來:“朕現在想聽聽你的見解。”

胤禟覺得既然你讓我說了,我也就不客氣:“兒臣覺得皇阿瑪既然說要旬賢者’,兒臣覺得非八哥莫屬,八哥可是被大臣們公認的‘賢王’,不讓八哥去,還有誰能當得上這‘賢者’二字啊?”

胤禟自認為說得不錯,昂首挺胸地特有自信,卻不想他這樣做正是把胤禩往火堆裏推。

胤禩皺眉,如今也不敢說話,放到第一世,他聽到“賢者”二字也是激動了半天,如今已經沒有半分情緒,反而怕這個‘賢’字。

康熙若有所思地看著胤禩,問道:“胤禩也是這麼認為的?”

作者有話要說:話說我是個懶人,懶人就是要靠鞭策的,我媽經常說我“撥一撥轉一轉,不撥不動彈”,有人懂這句話不?

所以為了不進小黑屋,我終於碼完了2.1W字,話說我都沒有好好休息啊!

昨天上班被一個家屬氣死了,給還沒上大學的孩紙提個醒,若是想要學醫,一定要慎重考慮啊,現在的醫患關係太差了,醫療環境不好。

94將軍

康熙聽胤禟說完,若有所思地看著胤禩,問道:“胤禩也是這麼認為的?”

胤禩不得不硬著頭皮上前一步,抬頭認真看著康熙,毫不避諱康熙探究的目光,朗聲道:“兒臣私以為若論兵法,兒臣不及十四弟,這兩年十四弟又在兵部,自是更加了解西北的情況;就是十三弟胤祥,也是比兒臣更加勝任的。”

康熙聽到胤祥時,眼中閃過一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