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驕縱之病(2 / 2)

用我們能理解的方式來講,就是:情緒係統的失調,會引起呼吸係統的紊亂。

我所見過的女性的嚴重的肺病,幾乎都有情緒不佳的影子在裏麵,很多女性是感情生活受到一次大的挫折後,呼吸係統就出問題了。

現在,這樣的孩子也開始多了起來。”

“啊?肝氣不舒?你的意思是,脾氣大?”孫同輝驚道。

林楓點頭,道:“人有個特點,就是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會調整情緒的閾值。

心理學專家曾經做過研究,他們發現,一個白領高管,住在別墅裏,開豪車,按說他應該幸福,但是,他整天和超級富豪打交道,他的期望值非常高,所以對現在的自己並不滿意,覺得難以超越,所以非常痛苦,甚至最後抑鬱了。

另外一個是黑人婦女,離異,帶著孩子,自己還有尿毒症,每周都要做腎髒透析,按理說此人應該絕望,但是,她沒有任何高的期待,覺得能和孩子在一起,已經很幸福了,所以,她的心理量表的幸福感的分值,要比那個白領高很多。

一般人認為乞丐或者那些天生殘疾的人,一定對生活充滿了絕望,整天想自殺,但是研究一下就會發現,他們往往比我們想象的要快樂很多,甚至有的感覺自己幸福滿足。

我們再回頭來說孩子。

一般的正常的家庭裏,孩子是有規矩的,到了吃飯的時間,就要吃飯,這是規矩,雖然這與自由原則相違背,但為了生存,父母必須上班,沒時間滿足孩子各種要求,所以得讓孩子適應大人的時間。

但是,溺愛家庭的孩子,則完全不同,這樣的家庭,沒有建立起來規矩,孩子想幹什麼幹什麼,想什麼時候吃什麼時候吃,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家裏的爺爺奶奶隨時滿足。

這樣運行下來,孩子覺得一切都是以我為中心的,他的期望會非常的高,一旦有一次沒有滿足,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他會覺得自己委屈到了極點。

我曾經見過一個孩子,因為吃的東西不是他想象的東西,也就是說,爺爺奶奶這次居然沒有及時滿足自己,簡直氣死我啦!於是,這個孩子連哭再尖叫一共大約兩個小時。

這就是差別,那個沒有溺愛的家庭,孩子懂得家庭裏麵的倫理關係,懂得與大家共存,與大家互動,能夠意識到我們是一個整體,所以很少有覺得大家都與我為敵的負麵心理。

而這個溺愛的家庭,孩子覺得我是世界的中心,你們必須滿足我,令我幸福。

有一次不滿足,你們就是逆賊,就是最大的壞蛋,我委屈死了,我活著沒有意思啦!

這樣生氣下去,他就會肝氣不舒,從而影響到自己的呼吸係統,所以,我給你開的藥方,也隻是暫緩,真正要斷根,還是得從教育的方式上進行改變,咳嗽隻是一個小問題,孩子的教育問題和孩子的未來,才是真正的問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