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風暴來臨(2 / 2)

“是的。”林楓點頭。

他對五苓散中的桂枝理解的是肉桂為重,對於這個問題,以前的中醫一直在爭論,核心是張仲景使用的桂枝,到底是細細的樹枝還是厚厚的肉桂,這是一棵樹上不同的部位,有很多人認為是肉桂,因為張仲景總在桂枝後麵標注要“去皮”,然而現在桂枝那麼細,還哪兒有地方去皮?總之兩種觀點都有,可現在臨床中基本用的是細細的桂枝。

林楓雖然沒過多的解釋,但他一吩咐了以後,尤為民的家屬不敢怠慢,趕快到處購買,結果第二天就買來了新鮮的紫油安邊青花桂。

林楓看了看,頓時笑了起來。

肉桂也有說道,過去好的肉桂叫“官桂”,那是要進貢給官家用的,是上好的肉桂,所以方子裏總開“官桂”多少克的,但是現在不能按照這個古書抄,現在的“官桂”是品級最差的,油最少,很辣,用了很燥,容易在口鼻引起上火,現在品級好的是企邊桂。

林楓看到這個上好的肉桂,道:“好!這種上等藥材,一定會有小便的,隻是怕小便出來後人會虛脫,因為他氣虛啊。”

說完林楓便把五苓散的份量加到二兩,又多用了肉桂四錢,然後用了東北的人參三錢,同時林楓還告訴尤為民家屬,別大意,多準備幾個盆,放在床下,就讓他在床上尿,等明天再換床。

尤為民的家屬覺得林楓的說法有些誇張,一個人能尿那麼多?

可是還真讓林楓給說中了,從半夜子時開始,尿就通了,因為此時一陽始生,陽氣開始借藥力漸旺,然後就開始沒完沒了的尿,尤為民家裏人就在床下麵換盆,到了早上五點至七點,一共尿了三盆半!

林楓在七點至九點的時候,來到尤為民的家,一看到他,都差點不認識了,隻見他身上空得象個空的布袋一樣。

接下來,就要給他調理脾胃,調養個幾個月,他也就能痊愈了。

不過這個時候,林楓便不用守著,隻要開個差不多的方子,讓其他醫生跟著視情況而加減便是了。

在場的醫生們都覺得林楓肯定是某個中醫大家調教出來的後輩,一身醫術,盡得其真傳,然而,就尤為民這個病症來說,後麵所用的改良版桂枝湯,是他自己經過摸索,實驗出來的。

曾經走遍神州大地,他自己也患了外感病,症狀是“大汗如雨,惡寒不可解”。

這就像是感冒的症狀,一般人們會難過地躺上兩天,嚴重了去醫院打點點滴,反正七天以後如果不引起腎炎或者心肌炎什麼的,那也就好了。

畢竟西醫吹們,都說中藥其實是無效的,那些被中醫治好的病,全有著自限性,也就是說,這個病,不用藥,也會自動痊愈。

林楓卻不這麼想,他認為,自己實踐的機會終於來了。

醫者自醫,也是對患者的一種負責。

自己開的藥,自己都不敢吃,那又算什麼?

感冒的症狀,一般來說,都是開桂枝湯發汗。

結果是,喝下去以後,“毫無效驗”。

林楓就納悶了,仲景方子個個療效驚人,怎麼唯獨這個《傷寒論》排第一的桂枝湯會沒有效果?

於是,林楓懷疑到了劑量上,雖說《傷寒論》中方子的劑量問題一直到現在還在討論,原來的方子張仲景標注的份量是: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炙甘草二兩,後世醫家認為漢朝的重量單位和現在的不一樣,所以桂枝三兩也就給改成了三錢,也就是九克,實際情況是,有些輕些的病療效還是可以的,但救急的重病就不行了,總是沒有效果。

這個困擾也曾降臨到了林楓的頭上,盡信書,不如無書,於是他加大藥物的投放劑量,當時,他對自己用的桂枝直接用八兩。

一般人用三錢,他用八兩,將近三十倍,這個份量駭人聽聞,從古至今,沒人這麼做。

結果,吃了半貼,病就痊愈了。

也就是說,根據他的病症的情況,藥量是桂枝四兩,一百二十克。

將寫給尤為民用於調養的方子留下後,林楓便先行離開。

柏鶴望蘭正好找他有事,說是明天許世衡和一些上京的公子哥準備用上京某位老人要來養老的事來要挾慕子川,逼他就範,放出醫療基地的經營權。

放下電話,林楓心中冷笑。

這場風暴,終於還是來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