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1 / 2)

玉米和土豆今年的產量其實都比較勉強,至少跟宗彩記憶裏那高產四傑的風采沒得比。畢竟這是頭年種植,要求不好太高……沒有蟲害減產,宗彩已然心滿意足。

即便如此,這產量也震懾住了眾人。

欣賞過大家的表情,宗彩便宣布道,“新收的糧食吃一半,剩下的留作種子。”又吩咐莊頭,“今晚咱們就吃這個,給大家嚐個鮮。”

玉米煮一煮,那是真正香甜好味道。

話說秦州耕地麵積有限,就算全種上嬌嬌找來的高產作物,也就夠吃然後稍有盈餘,至多剩下二三成做儲備。

戰時沒儲備,那還打個屁。韓烈最初麵帶驚喜之色,但心算過一下按照這個產量,秦州全年的糧食收成之後,就……一下子平靜了下來。

在莊子裏轉過一圈,小兩口到莊頭平日裏辦公議事的房子裏喝茶歇腳。

韓烈一看就有心事,宗彩把自己的右手塞進他的手心,“咱們回家說。”

韓烈歎道:“嬌嬌,剛才我就想,你肯定有計較。”

你不會算不出全種上新品種也不夠供養自家兩萬精銳府衛,就算明年再增產兩成,一樣也不夠。因為他們家騎兵比例大,人吃馬還得嚼呢。

宗彩在韓烈掌心摳了摳,“我又不是神仙,什麼事兒都能想在前頭。不過,我的確早有準備,現在小烈烈你都可以依靠我呀。”

韓烈立即滿臉幸福地縮著肩膀往嬌嬌身上一貼。

宗彩摟著他的腰,哈哈大笑。

馮保和李春融等韓烈的一眾正牆角的心腹,簡直無法直視自家王爺!

身為心腹,雖然總被糊上一臉恩愛,也總是被傷害……但他們現在還是習慣不了。

話說,宗彩計劃在三天之內把自家種上玉米和土豆的莊子都轉上一轉。

除了召見管事、莊頭以及賬房,更要跟普通的莊戶聊一聊,再當眾宣布今年的獎金——這些莊子都是□□的產業,在莊子上務農所得的報酬,跟在工坊裏做工相差不多。

如果夫妻倆都能在□□做事,不管是做工還是務農,養上十來口人都不艱難。

當初紀桐從大晉西北關外的那些小國裏“連蒙帶哄”弄來的莊稼人,經過這大半年的生活,都完全不打算回鄉,而是托人帶信兒,把親戚們也都叫到秦州生活。

對照顧玉米和土豆經驗豐富的農戶,真是來多少宗彩都能笑納。因為她打算在三年內把這兩樣作物在秦州以及隔壁趙州普及開來。

等成了規模且產量穩定,再寫成詳細報告正經上報給她的皇帝舅舅兼公公。

其實她這邊實驗高產新作物的消息,皇帝舅舅早就有所耳聞,但是還沒見到真正的成果,皇帝舅舅也不會心急。

小夫妻倆都再明白不過高產作物意味著什麼。

父皇的包容也在韓烈的預料之中,不管前世還是今生,韓烈都知道他是他爹媽最疼愛的兒子,在他迎娶嬌嬌之後,爹媽的偏心就表現得更明顯了幾分。

那些兄弟們在氣惱之餘無可奈何,想想他們“再怎麼不平衡也不能把他怎麼樣”的嘴臉,韓烈還覺得小激動呢。

不過這種子是嬌嬌弄來的,後麵的事情也都是嬌嬌在操辦……韓烈反正是不會沒眼色到開口,讓嬌嬌把花費財力物力人力弄出來的良種以及相應的種植方法,全都“上交給~國~家”。

韓烈也算是這個時代的奇葩,他的宗族意識沒那麼重,甚至還有點模模糊糊的類似於現代的小家庭概念:就是成婚之後,他首先是丈夫,其次才是人父、人子。

這一點因為接觸時間尚短——戀愛成婚加在一起也就一年多,宗彩還沒啥體會,但她倒是看出韓烈不會“慷他人之慨”……

宗彩手裏的好東西太多,她還真怕韓烈瞎大方,到處白送人情。土豆和玉米本來她就是要交給皇帝舅舅,但不能白給,哪怕將來換點人口回來也是好的。

秦州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口短缺。因為秦州遭災,士紳百姓跑了好多,現在百廢待興的模樣,若無皇帝舅舅下旨遷移人口,他們夫妻倆的招賢納士令能不能傳出本省都是個問題。

其實不僅僅是基層勞力短缺——秦城裏倒是熱火朝天,稍微繁華了一點,但你出城再看……幾十裏沒啥人煙;韓烈和宗彩帶來的心腹勉強夠用,但中層的管理者在這個時代更為難找。

一般情況下,那些相當於現代中層管理者的管事掌櫃,一輩子隻為一個雇主效力。挖人真心不易,宗彩便想著弄個培訓班什麼,正好無論是工坊還是莊子都有些青年人因為勤勞肯幹,已經進了提拔名單。

用人荒,加上秦地現在的狀況,正是千金買馬骨的時候,宗彩便下決心:辛苦一點吧,她親自給這些預備中層上幾次管理課。

至於教材……得多花幾個晚上在腦內查資料了。

在回王府的路上,宗彩便把自己的打算說給了韓烈。

隻要涉及~內~政,韓烈對嬌嬌的任何主意,都是不停點頭外加“好好好”,今天額外又多了一句……他直接把下巴架在了嬌嬌肩上,“你也順手教教我嘛。”

若隻是照本宣科,別說管理學基礎,就連厚黑學和帝王心術我也好好掰扯掰扯……希望你到時候別看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