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1 / 3)

,在兩千多年前,是烏瑪大陸魔法發展最鼎盛的時代,那是遠勝於現在魔法基礎、也是信仰最虔誠的年代。在那個年代,魔法師可以說是大陸上最受景仰的職業,對不會魔法的人而言,魔法師宛若神的代言人般神秘不可侵犯。

也因魔法鼎盛的關係,烏瑪大陸的發展相對進步,那時整片大陸皆由奧斯圖帝國一統著,偉大的奧斯圖帝國掌握豐沛的魔法資源,帝國首都還有專門培育菁英魔法師的皇家魔法樞機院,專門研究各種語言的魔法。

原本如此繁盛的魔法時代,應該會邁向更繁榮的未來才是,但就像是上天要給予人類考驗似的,在這最鼎盛的時候,奧斯圖帝國也邁向了衰亡之路。

最後一任的奧斯圖帝王,狂帝,並不相信魔法是帶給帝國繁榮的重要因素,他認為帝國能有此榮景是因為曆代帝王的賢能,而不是魔法所帶來,他也不喜歡人們崇敬魔法師更甚於他。

因此他雖然仍容許當時的皇家魔法樞機院繼續運作,卻架空了當時的魔法樞機院大魔導士的權力,讓大魔導士無法授課,整個魔法樞機院係統形同虛設。

狂帝不相信魔法師,認為那對國家並沒有什麼用處,卻又相信來自神隻的預言。

狂帝即位那年,神殿降下神諭,預言光與暗的結合將帶來毀滅,因此下令將光與暗結合的因素找出並鏟除之。

隻要對當時魔法略懂的人都知道,光與暗的元素,是不可能結合為一,因為那是極端不相融的元素,所以眾人一開始,始終無法了解神諭中所指的光與暗的結合到底是指什麼?

隻是沒想到後來第二道神諭落下,顯示光與暗的結合正是甫上任未久、魔法樞機院的兩位光、暗係大魔導士。

所謂光與暗的結合究竟是什麼,後世已無人知曉,但可以知道的是狂帝下令動用一切力量追殺兩位魔導士,想要避免他們帶來毀滅,但也因此加速了奧斯圖帝國的滅亡。

帝國曆一七八六年,雨季,也是奧斯圖大帝國的最後一日。

墮入黑暗的光之魔導士,不再是光明的象征,他化為金發紅瞳的魔物,摧毀當時奧斯圖帝國的首都奧拉。

魔物帶來充斥著濃烈憎恨的地獄之火,由天而降的火焰、巨石和狂雷,將一切的一切燃燒殆盡,烏瑪大陸成為一片焦土。

一夕之間,大陸上最繁盛的帝國頹傾,榮景不再,文化倒退,許多魔法也因為這次浩劫而在火焰中消失。

帝國分裂為數個國家,烏瑪大陸自此烽煙四起,而伴隨失去魔法屏障保護緊接而來的,是更多來自黑暗的魔物大舉入侵,躲避過災難的人們生活變得困苦,除了要在這片荒地生存,另一方麵又要躲避來自魔物的攻擊,是以進入所謂的黑暗紀元。

 摘自《烏瑪黑暗紀誌》章一

一個黑暗的倉庫角落,蜷縮曲坐著一個瘦小的身影,那是一個發育不怎麼好的小男孩,渾身幹瘦沒幾兩肉,麵色也有些蠟黃,甚至還有被毆打過的瘀青痕跡,頭發也淩亂如雜草,上麵還夾雜著幾片樹葉。

男孩並沒有害怕的拚命哭喊,隻是非常安靜、一語不發地望著這個黑暗空間唯一的光線來源。

那是一扇窗,裝著鐵欄杆的窗,淡淡的月光投射進黑暗的倉庫中,並不能映照出什麼,但還是唯一的光亮。

小男孩不哭喊,是因為他已經習慣了這樣的黑暗,或許從前他也曾經害怕過黑暗,但經年下來,他已經知道哭喊是沒有用,這片黑暗不會傷害他,反而能夠帶給他寧靜。

會被關在這裏,多半是因為他那矛盾的身分。

在這個家庭、這個環境中,他是一個跟奴隸差不多等級的孩子。

他出生在一個貴族的家庭,但母親卻是名身分卑微的女奴,因為主人的恣意泄欲,而產下他這個完全不被期待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