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子是凶手,並且眼見案子幾乎就要解決了,但警方卻還進行跟蹤,這意思就是說,他們並不認為這件案子已經就此告一段落。

“其實,我有幾件事,想請教相原小姐;再說得更清楚一點,是我們和其他的搜查本部,想要進行共同調查。須永的供述,與現場的屍體狀況有搭不起來的地方,而且我們在探索案件的背後時,也發現了許多新的事證。像是屍體瞬間移動之謎,我們也已經解開了。”

淺井無法回答,握著話筒的手,不覺微微地顫唞。

“因為我們想詢問一下相原小姐,看我們的推理是否正確,所以我想,本部的人現在應該馬上就到您府上接人了吧!麻煩轉告相原小姐,請趕緊做好外出的準備。”

電話掛斷了。淺井在原地跪坐了下來。事實上,他的膝蓋已經失去了力氣,根本站不起來。

警方老早就對君子側目以對,而且在先前的時候,還特地把推理的餌丟給淺井。他們預料到,他一定會借用同室的君子的智慧。從推理的內容,得到確定君子就是嫌犯的線索,這才是警方真正的目的。(我紮紮實實地,掉進這個陷阱裏了!)

把鑰匙從窗戶丟下去也好,或是上麵有鏈子的鑰匙圈也好,就算君子說了這些,也並不能當做犯案的證明。可是,它們卻可以作為偵訊的材料。

毫無疑問,警方一定握有更明確的證據。或許,可以進行正式偵訊的時機已經成熟了吧!就在這時,淺井前去造訪,於是他們抱持著“稍微戲弄他一下”的心情,給予淺井一點輕微的刺激,並等著淺井做出反應。

再者,君子那因愛情而衍生出的變形,其實也可以說是在自掘墳墓。淺井想在電視上發表名推理,野心勃勃地要壯大自己的名聲;那麼,君子如果為了幫他一把,所以將犯行的一部分,以推理的形式告訴淺井的話呢?

(什麼上電視嘛,什麼名推理嘛!)

蹲在放置在書桌邊的電話座旁,淺井落入了自我厭惡的深淵當中。說到底,紙上殺人與現實的案件,打從本質開始就不一樣;他把兩者混合,還為此而沾沾自喜。結果,到了推理遊戲的最後,就是像現在這樣墜入嚴重絕望之中。

“剛才的電話,是警方打來的吧。”

君子的聲音,從淺井縮成一團的背上傳了過來。淺井抬起頭望著她。

“刑警要來這裏了吧。我已經有所覺悟,所以才搶先一步跟你徹底坦白。”

出乎意料地,她的聲音很冷靜。淡淡的笑容,浮現在塗抹著口紅的嘴唇邊。

(當你推理到我是凶手時,我就已經有所覺悟了。畢竟,連你都可以推理出真相,那警方沒有道理不會察覺到啊……)君子的笑容,彷佛這麼說著似的。

“你這麼愛我,我真的好高興。”

君子的笑容扭曲,眼眶也溼潤了。

(會發生這樣的悲劇,都是那家夥的錯!)淺井在心中詛咒著。(最初被火燒死,後來被昭子所殺,然後最後還讓君子結束他的生命。如果沒有那家夥的話,如果君子沒有對他抱持同情心的話,就不會演變成這麼悲慘的後果了吧!)

門鈴的聲音在室內響起,告知門外有訪客到來。

(完)

【解說】細膩縝密的本格派奇範——大穀羊太郎

⑤思⑤兔⑤在⑤線⑤閱⑤讀⑤

雷路許

常常有人問,構成良好本格推理的要件是什麼?是詭譎多變的機關設計?讓人意想不到的劇情發展?還是機智睿敏的名偵探?在我看來,所謂本格推理能夠展現其魅力之處,就在於“縝密”這個要點。

所謂的“縝密”,不光是指極盡機巧的詭局布置,更重要的是顯現於貫串全書的整體架構上。一部良好的本格推理小說,其邏輯必然有相當的一致性,讓讀者看到最後能夠為之心服口服,並享受到真正推理所帶來的筷感,這就是本格的關鍵要素,“縝密”。縱觀曆來成功的本格派名家,包括早期的鮎川哲也,後來的島田莊司,以至於最近的三津田信三,在論點的鋪陳以及布局上,莫不堅守此一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