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由心生(1 / 2)

消極的情緒會引起人們的身體疾病,但積極的情緒如果不能控製在一定的範圍內,也會引起嚴重的後果。在國外,有一個人得知自己的三個孩子都奪得金牌後,由於興奮過度,導致心髒病發作猝死;《儒林外史》中,落魄書生範進在中舉之後,由於歡喜過度,竟然出現了精神紊亂,甚至昏厥的現象。“樂極”有的時候的確可以“生悲”,過度的高興與過度的緊張一樣,也會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我國的傳統醫學也特別強調情緒對健康的影響,《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西醫也認為,疾病80%~90%都與心情有關。因此,擁有良好的情緒可以增強人的免疫力,反之,長時間陷於不良的情緒反應中則可能導致肌體發生病變。

由此可見,學會情緒的自我調控是非常必要的,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阿偌欣說過:“人類已經進入情緒重負的非常時代。要想克服這種情況,隻有鍛煉自己的意誌,學會控製情緒,理智地克服所謂‘情緒應激’的情況。”實踐證明,合理調節不良情緒不但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手段,也是確保事業成功和生活快樂的要訣。

心靈故事

林小時候,父親對他管得特別嚴厲,經常因為自己的調皮或是考試成績不好而受到責罰,罰跪兩三個小時甚至不讓吃飯是經常的事。有一次,跪了許久的林聞到廚房裏的菜香味,看到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吃飯,此時饑腸轆轆的林多麼渴望父親把他叫過來一起吃飯。可父親卻絲毫沒有讓他起來吃飯的意思。

他幼小的心靈遭受了創傷,從這一次起,饑餓的感覺對於他來說就變得刻骨銘心。他開始恨自己的父親,甚至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他親生的,為什麼要這麼殘忍地對待自己?

他想反抗父親,但沒有勇氣。他不想再忍受這種挨餓的感覺,索性把自己偽裝成一個百般聽話的“乖孩子”。但挨餓事件帶給他的憤怒情緒隻是暫時被壓抑了下來,它還是在他生命裏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他上高中時,有一次,那個無聊的物理老師又拖了十分鍾的堂,回到家裏,他肚子早就已經叫個不停了,可是,母親還沒有把菜炒好,這讓他的火又噌噌地冒了起來。他不問緣由,就把碗筷扔到地上,氣呼呼地走出了家門。

這件事情被父親知道之後,又狠狠地訓了他一頓,從此以後,他就更加壓抑自己的情緒,再也沒有在家裏發過脾氣。反而加倍地努力學習,在他心裏有一個強大的信念,就是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逃離父親的掌控。

長大後,他成了一名衛生防疫人員。在一次的飯店衛生檢查中,因為飯店的原因導致他不能按時吃飯,他的火“噌”的一下就上來了,劈頭蓋臉地對飯店服務員和經理一頓訓斥。他的憤怒情緒莫名地達到了高潮,連領導都拉不住他,好像這火非得著起來不可。

消極的情緒會引起人們的身體疾病,但積極的情緒如果不能控製在一定的範圍內,也會引起嚴重的後果。在國外,有一個人得知自己的三個孩子都奪得金牌後,由於興奮過度,導致心髒病發作猝死;《儒林外史》中,落魄書生範進在中舉之後,由於歡喜過度,竟然出現了精神紊亂,甚至昏厥的現象。“樂極”有的時候的確可以“生悲”,過度的高興與過度的緊張一樣,也會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我國的傳統醫學也特別強調情緒對健康的影響,《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西醫也認為,疾病80%~90%都與心情有關。因此,擁有良好的情緒可以增強人的免疫力,反之,長時間陷於不良的情緒反應中則可能導致肌體發生病變。

由此可見,學會情緒的自我調控是非常必要的,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阿偌欣說過:“人類已經進入情緒重負的非常時代。要想克服這種情況,隻有鍛煉自己的意誌,學會控製情緒,理智地克服所謂‘情緒應激’的情況。”實踐證明,合理調節不良情緒不但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手段,也是確保事業成功和生活快樂的要訣。

心靈故事

林小時候,父親對他管得特別嚴厲,經常因為自己的調皮或是考試成績不好而受到責罰,罰跪兩三個小時甚至不讓吃飯是經常的事。有一次,跪了許久的林聞到廚房裏的菜香味,看到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吃飯,此時饑腸轆轆的林多麼渴望父親把他叫過來一起吃飯。可父親卻絲毫沒有讓他起來吃飯的意思。

他幼小的心靈遭受了創傷,從這一次起,饑餓的感覺對於他來說就變得刻骨銘心。他開始恨自己的父親,甚至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他親生的,為什麼要這麼殘忍地對待自己?

他想反抗父親,但沒有勇氣。他不想再忍受這種挨餓的感覺,索性把自己偽裝成一個百般聽話的“乖孩子”。但挨餓事件帶給他的憤怒情緒隻是暫時被壓抑了下來,它還是在他生命裏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