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怎樣寫快板(1 / 3)

“牡丹花,紅又紅,

王同誌來到北京城。”

這說明了王同誌是在春天來到北京的。假若這件事出在北海公園裏,我們就可以寫:

“公園裏,牡丹紅,

王同誌來到了五龍亭。”

這樣,就連地點帶時間都說明了。這裏就不必又用“牡丹花,紅又紅”了。“紅又紅”不是什麼好的白話。真的,細想想,“紅又紅”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不過是一個例子,以此類推,我們可以認識清楚:上下句兒須有機地聯在一起,不可東拉西扯。假若我這麼說:

“牡丹花,紅又紅,

王同誌像個大英雄!”

這就莫名其妙了。牡丹開了,跟王同誌像個英雄有什麼關係呢?

有人寫快板,總寫得幹巴巴的,沒有文藝味道。為了克服這個缺點,我們應當試驗著描寫人物,描寫風景,教人們能從我們的快板裏看到好多形象。快板很能負起述說一個故事的責任。一個故事裏必有人物、地點、時間和事情。這些,我們都須照顧到,特別要照顧到人物、風景等等。這才是寫快板的本事。假若我們在動筆之前,就已經這麼算計過,要寫人物、風景等等,我們就不會先寫下“牡丹花,紅又紅”,而後憑運氣去碰了。無論什麼,憑運氣去碰不會有好結果,寫快板也是如此。

現在說:

(二)快板有“板”。這就是說,它有節拍。用不著說,沒有節拍的就不能算作快板。所以:

“打竹板,邁大步,

一來來在切麵鋪。”

是快板。因為“打竹板”是一拍,“邁大步”又是一拍。“一來來在切麵鋪”可以切開——“一來,來在,切麵鋪”這麼三節。假若我們把它變個樣,寫成:

“像這,打竹板的,

他能算得了詩人嗎?”

就沒法成為快板了。這是散文。散文用不著一定的節拍,也就沒法像快板那樣能夠唱出來。

快板的唱法,到現在為止,是屬於數唱一類的。“數唱”就是幹板垛字地朗誦,不用嗽叭或胡琴伴奏,所以沒有長腔。因為要幹板垛字地數唱,所以它的節拍必須分明。這就是說,它的一句裏得能切成幾節,留下氣口,而且切得很硬,見棱見角的。比如:

“張大嫂,李大嫂,

去到,南窪,摘豆角。”

這兩行都能爽爽快快地分節,該分節的地方像刀兒切的似的。

這就好唱,也容易懂。下麵這兩行可就不對頭:

“小二,品質不強,

還有的人更夠嗆!”

這兩行裏,頭一行的兩節一短一長,很難合拍。第二行的毛病是大家常犯的毛病——分節的地方不易下刀切開。把它這樣分開吧,“還有,的人,更夠嗆”,什麼叫作“的人”呢?不好講。把它分為“還有的,人,更夠嗆”吧,可怎麼唱呢,氣口不夠停勻嗬。壞就壞在那個“的”字。它軟,沒法一刀切開,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定一條規則:在分節的節骨眼上,用字必須結實硬棒,不可用虛軟沒勁的字——像上邊說過的那個“的”字。

“牡丹花,紅又紅,

王同誌來到北京城。”

這說明了王同誌是在春天來到北京的。假若這件事出在北海公園裏,我們就可以寫:

“公園裏,牡丹紅,

王同誌來到了五龍亭。”

這樣,就連地點帶時間都說明了。這裏就不必又用“牡丹花,紅又紅”了。“紅又紅”不是什麼好的白話。真的,細想想,“紅又紅”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不過是一個例子,以此類推,我們可以認識清楚:上下句兒須有機地聯在一起,不可東拉西扯。假若我這麼說:

“牡丹花,紅又紅,

王同誌像個大英雄!”

這就莫名其妙了。牡丹開了,跟王同誌像個英雄有什麼關係呢?

有人寫快板,總寫得幹巴巴的,沒有文藝味道。為了克服這個缺點,我們應當試驗著描寫人物,描寫風景,教人們能從我們的快板裏看到好多形象。快板很能負起述說一個故事的責任。一個故事裏必有人物、地點、時間和事情。這些,我們都須照顧到,特別要照顧到人物、風景等等。這才是寫快板的本事。假若我們在動筆之前,就已經這麼算計過,要寫人物、風景等等,我們就不會先寫下“牡丹花,紅又紅”,而後憑運氣去碰了。無論什麼,憑運氣去碰不會有好結果,寫快板也是如此。

現在說:

(二)快板有“板”。這就是說,它有節拍。用不著說,沒有節拍的就不能算作快板。所以:

“打竹板,邁大步,

一來來在切麵鋪。”

是快板。因為“打竹板”是一拍,“邁大步”又是一拍。“一來來在切麵鋪”可以切開——“一來,來在,切麵鋪”這麼三節。假若我們把它變個樣,寫成:

“像這,打竹板的,

他能算得了詩人嗎?”

就沒法成為快板了。這是散文。散文用不著一定的節拍,也就沒法像快板那樣能夠唱出來。

快板的唱法,到現在為止,是屬於數唱一類的。“數唱”就是幹板垛字地朗誦,不用嗽叭或胡琴伴奏,所以沒有長腔。因為要幹板垛字地數唱,所以它的節拍必須分明。這就是說,它的一句裏得能切成幾節,留下氣口,而且切得很硬,見棱見角的。比如:

“張大嫂,李大嫂,

去到,南窪,摘豆角。”

這兩行都能爽爽快快地分節,該分節的地方像刀兒切的似的。

這就好唱,也容易懂。下麵這兩行可就不對頭:

“小二,品質不強,

還有的人更夠嗆!”

這兩行裏,頭一行的兩節一短一長,很難合拍。第二行的毛病是大家常犯的毛病——分節的地方不易下刀切開。把它這樣分開吧,“還有,的人,更夠嗆”,什麼叫作“的人”呢?不好講。把它分為“還有的,人,更夠嗆”吧,可怎麼唱呢,氣口不夠停勻嗬。壞就壞在那個“的”字。它軟,沒法一刀切開,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定一條規則:在分節的節骨眼上,用字必須結實硬棒,不可用虛軟沒勁的字——像上邊說過的那個“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