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今薄古”及其他(1 / 2)

還有人往往覺得古典作品中的愛情穿插很有滋味,說現在的作家寫不出這樣的作品來。實則不然。舊社會沒有婚姻自由,所以要反抗封建勢力,作家寫戀愛故事,甚至寫愛人們死了還要變成蝴蝶成雙作對,這在當時是有革命精神的。今天我們婚姻有了自由,有了婚姻法的保障,當然不能再以戀愛作為反抗,更沒有必要去變蝴蝶。不要以為我們現代的作家無能,因為我們不能無中生有的捏造事實,說一個幹部因為婚姻不自由而變為蝴蝶……這不成了瘋子作家了嗎?又如現在我們寫的悲劇少,是因為根本沒有那些逼死人的社會製度。

總而言之,好的古典文學作品是古人留下來的寶貝,作為好的文字、作為曆史資料與生活經驗,可以去看去學,但作為思想性的東西來看並非不朽的,托爾斯泰的作品從文學藝術性來看是不朽的,從思想性上看,在今天看來是落後於社會主義的,我們要批判地讀古典作品,不要作古典作品的俘虜。

現代作品的優點及怎樣對待現代作品現代作品是曆史上所沒有過的,有人看不慣,並不奇怪,什麼新事都會遇到抗拒,文學也不例外。新作品因為是新的,不能一下子就都好,寫多了就會出好的,不可能今天每本書都是好的。將來也不可能。

現代作品好在什麼地方呢?一,是新。新在什麼地方呢?因為它描寫了前人所沒描寫過的勞動人民。過去勞動人民是不上紙筆的,從前隻是寫地主、資本家、貴族老爺,正因為如此所以現在要培養工人階級自己的文學家。現在許多民歌民謠、演唱作品和其它群眾作品中看,隻要仔細閱讀,就會看出它們並不下於作家的手筆。

今天作品有缺點是難免的,但由於它是我們時代的作品,描寫了史無前例的內容,正是為教育我們而寫的。因此新作品一定要讀。

二,是政治性強。有人嫌我們寫的老是政治政治,這裏邊有一部分是因作家生活不夠,把作品寫成說教,應該改進。讀者也要檢查自己為什麼不愛看政治性強的東西呢?這顯然不對。社會主義總不能向唐朝去學,話又說回來,可以從唐詩學習語言,技巧,但不能學它的思想。

我們讀作品要有自己的見解,意見不同要辯論,哪怕自己的意見不對。隻有批判地學(特別是古典作品),才會得到好處。

一切都應該政治掛帥,文學自然也不例外,我們應該寫政治性強而文藝性又強的東西。像趙樹理的作品就是這樣,許多群眾的作品這個特點也很明顯,它讓你受了教育,而並覺察不出它是在喊政治口號或者在寫政治標語。

怎樣寫作?

怎樣寫作這個問題不好談。我常常接到文藝愛好者的信,問我怎樣“觀察生活”?我的回答是:“自己生活”。——什麼事兒都要跑在前麵,熱愛生活,熱愛勞動。因為“觀察”生活,“觀察”到死也很難體會深刻。誰深入生活誰就能寫出東西來,否則就寫不出來。整天鑽在圖書館,埋在古書堆裏的人永遠寫不出好東西。你要寫東西就要多幹事,多接觸人,生活知識越多越好。

其次,寫東西要先練習文字,把文字寫通順雖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但隻要你有什麼就寫什麼,說話別繞彎子,慢慢就會寫好的。有人總愛把句子寫得洋裏洋氣,左一個形容詞,右一個形容詞,寫得羅裏羅嗦很不好懂,這樣不好。應該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寫得簡練,明白,合邏輯,清清楚楚,就是好文章。人人有責任這樣做,天天寫日記,有幾句寫幾句。看見一些事就思索思索,這就是個鍛煉。將來大家文化越來越高,就不愁沒有好文章出現。

還有人往往覺得古典作品中的愛情穿插很有滋味,說現在的作家寫不出這樣的作品來。實則不然。舊社會沒有婚姻自由,所以要反抗封建勢力,作家寫戀愛故事,甚至寫愛人們死了還要變成蝴蝶成雙作對,這在當時是有革命精神的。今天我們婚姻有了自由,有了婚姻法的保障,當然不能再以戀愛作為反抗,更沒有必要去變蝴蝶。不要以為我們現代的作家無能,因為我們不能無中生有的捏造事實,說一個幹部因為婚姻不自由而變為蝴蝶……這不成了瘋子作家了嗎?又如現在我們寫的悲劇少,是因為根本沒有那些逼死人的社會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