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通老百姓,這事也不能忍。在有的朝代裏,剃發是犯人特有的標誌。《孝經》裏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就是說,頭發是父母給我的,剃掉我的頭發就是不孝。孝又是儒家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當時人看來,不孝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那是個女子被人非議都會被逼跳井的時代,你說我不孝?你還不如直接弄死我算了。
所以多爾袞的剃頭令非常不得人心,原本服服帖帖的漢人一下子都憤怒起來。多爾袞一看不行,趕緊收回命令。
等到第二年,滿清打敗了大順和南明政權,大勢已定,又開始下令剃發留辮。而且嚴厲地聲稱,誰不剃發留辮,就殺了誰。這就是有名的“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經過上一次的漢人反抗,多爾袞這一次是深思熟慮,有備而來。他寧可漢人造反,他也要把這件事辦了。
多爾袞為什麼要冒著叛亂的風險,非要和一個發型過不去呢?
清朝的剃發令,其實不隻是發型好看不好看的問題,甚至也不光是漢人忠誠度的問題。它能解決清初統治的一個重要難題。
凡是在特別強調團結的集體裏,都會有羞辱新人的現象。
羞辱新人的意義就在於,每一個人在加入集體之前,他都是擁有獨立人格的自由人。這種狀態下的人是不能真正服從集體的。羞辱新人,是為了先摧毀他的自尊,讓他認識到自己的尊嚴、人格一文不值。等到這個人的自我認同全都崩潰了,再讓他經曆和隊友同吃同住、同享受同患難的集體生活。讓他重新建立完全依賴於集體的人格,變成一個集體觀念極強,能完全服從集體的人。
這個心理學效應,正好可以幫助多爾袞解決一個重大的問題。
多爾袞知道,要想長期統治中國必須漢化,必須采取儒家製度,使用儒家官員。滿清得天下太快,儒家知識分子現培養來不及,隻能從明朝現有的讀書人裏選拔。
可問題是,明朝末年的那些知識分子太硬了,他們認為自己堅持的價值觀比皇帝還大,比死亡還大,所以他們能以死抗爭魏忠賢,也能在朝堂上逼著崇禎一次次更改決定。這樣一群知識分子,現在你要他們來管理滿清夷狄的天下?就算他們答應了,你用著能放心嗎?
實行剃發令,第一是把那些拒絕迎合政府的頑固知識分子挑出來,把他們肉體消滅。第二是要讓那些嘴上說投降心裏麵卻瞧不起滿清的知識分子遭受一次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羞辱:你不是覺得你們漢人高人一頭嗎?你不是瞧不起滿人嗎?我現在讓你留我滿人的頭,我看你還驕傲不驕傲呢?你不是號稱是儒家的道德模範嗎?你不也剃頭發了嗎,你不也沒以身殉節嗎,那你還能以道德模範自居嗎?你頂著這麼一個滿族的發型,你還好意思將來再鼓動旁人講什麼漢夷之分,民族大義嗎?
對於普通老百姓,這事也不能忍。在有的朝代裏,剃發是犯人特有的標誌。《孝經》裏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就是說,頭發是父母給我的,剃掉我的頭發就是不孝。孝又是儒家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當時人看來,不孝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那是個女子被人非議都會被逼跳井的時代,你說我不孝?你還不如直接弄死我算了。
所以多爾袞的剃頭令非常不得人心,原本服服帖帖的漢人一下子都憤怒起來。多爾袞一看不行,趕緊收回命令。
等到第二年,滿清打敗了大順和南明政權,大勢已定,又開始下令剃發留辮。而且嚴厲地聲稱,誰不剃發留辮,就殺了誰。這就是有名的“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經過上一次的漢人反抗,多爾袞這一次是深思熟慮,有備而來。他寧可漢人造反,他也要把這件事辦了。
多爾袞為什麼要冒著叛亂的風險,非要和一個發型過不去呢?
清朝的剃發令,其實不隻是發型好看不好看的問題,甚至也不光是漢人忠誠度的問題。它能解決清初統治的一個重要難題。
凡是在特別強調團結的集體裏,都會有羞辱新人的現象。
羞辱新人的意義就在於,每一個人在加入集體之前,他都是擁有獨立人格的自由人。這種狀態下的人是不能真正服從集體的。羞辱新人,是為了先摧毀他的自尊,讓他認識到自己的尊嚴、人格一文不值。等到這個人的自我認同全都崩潰了,再讓他經曆和隊友同吃同住、同享受同患難的集體生活。讓他重新建立完全依賴於集體的人格,變成一個集體觀念極強,能完全服從集體的人。
這個心理學效應,正好可以幫助多爾袞解決一個重大的問題。
多爾袞知道,要想長期統治中國必須漢化,必須采取儒家製度,使用儒家官員。滿清得天下太快,儒家知識分子現培養來不及,隻能從明朝現有的讀書人裏選拔。
可問題是,明朝末年的那些知識分子太硬了,他們認為自己堅持的價值觀比皇帝還大,比死亡還大,所以他們能以死抗爭魏忠賢,也能在朝堂上逼著崇禎一次次更改決定。這樣一群知識分子,現在你要他們來管理滿清夷狄的天下?就算他們答應了,你用著能放心嗎?
實行剃發令,第一是把那些拒絕迎合政府的頑固知識分子挑出來,把他們肉體消滅。第二是要讓那些嘴上說投降心裏麵卻瞧不起滿清的知識分子遭受一次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羞辱:你不是覺得你們漢人高人一頭嗎?你不是瞧不起滿人嗎?我現在讓你留我滿人的頭,我看你還驕傲不驕傲呢?你不是號稱是儒家的道德模範嗎?你不也剃頭發了嗎,你不也沒以身殉節嗎,那你還能以道德模範自居嗎?你頂著這麼一個滿族的發型,你還好意思將來再鼓動旁人講什麼漢夷之分,民族大義嗎?
這剃發,就相當於是知識分子降清的投名狀。你先把自己的尊嚴摧毀,清廷再用你就方便多了。
不難預料,剃發令一出,激起了漢人的強烈反對,尤其是在南方,那裏是知識分子的大本營,是東林書院的所在地,原本已經順服的漢人,又有不少人站出來反抗滿清的統治。可是形勢不同以往,這一次滿清的鐵騎足以碾壓零星的反抗者,而且“懲戒”起來更加無所顧忌,血腥慘案層出不窮。在江陰、嘉定等多個地區製造了大屠殺。因為嘉定在清軍和起義軍的手裏反複易手了三次,清軍便在嘉定進行了三次屠城,被稱為“嘉定三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