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智慧書全讀本01(1 / 1)

前 言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曆代典籍數量之多、品種之繁簡直浩如煙海。走進琳琅滿目的中華文化寶庫,我們會發現到處點綴著串串晶瑩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曆代豐富的哲理故事。

中華古代哲理故事曆史悠久,豐富多彩,名家名篇數不勝數。這些作品凝聚著作者嘔心瀝血的至情,熔哲學、文學、藝術於一爐,蘊涵著深邃的哲理、智慧的思辨和寶貴的生活經驗,憑借其思想性和藝術性叩動讀者的心靈,帶給人們借鑒和啟迪。千百年來,這些故事在社會各階層廣泛流傳,並影響著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歲月流逝,創造這些哲理故事的時代早已遠去,但是這些本身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的故事,卻成為人們代代流傳的共同精神財富。

哲理故事以簡潔、概括、明快見長,但是它語言簡潔卻不失優美動人,議論明快卻不失深湛精辟,描寫概括卻不失生動形象。它善於抓住人物或事件的本質特征,將一個普通的概念和現象誇張到很高的程度,寥寥幾筆,勾畫得惟妙惟肖。

中國古代哲理故事最先見於先秦諸子的著作,之後則散見於曆代各類文史典籍和筆記中。如一些哲理寓言故事,有的取材於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有的則是典籍上記載的、確曾有過的曆史事件,這些故事雖然來源不同,但在曆史上同樣對社會、政治、哲學和文學等各個領域起著重要作用。

如果把小說、戲劇等鴻篇巨製比做富麗豐饒的花園,那麼古代哲理故事則宛如細巧精美、充滿詩意的小盆景,使人讀後產生無窮的意味,特別是它那濃鬱的生活氣息,更是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打開書本,我們可以看到庖丁解牛時運刀如神,嘩然作響,富有音樂節奏的勞動鏡頭;又仿佛聽見夏日深林中一片蟬噪,佝僂老漢正在全神貫注地捕捉知了;坎井之蛙聽罷大海的遼闊,“規規然自失”一副目瞪口呆的樣子,使人嗤笑;而那個走在老虎前頭耀武揚威的狐狸,也不禁使人深思,以至於有意識地在生活中捕捉這樣的形象。

曆代哲理故事塑造了一係列具有普遍意義的典型性格和典型人物。有違反禾苗的自然生長規律,揠苗助長的宋人;有守株待兔,放棄努力,坐等時機的機會主義者;還有人孤陋寡聞,囿於主觀,鬧出了負暄獻曝的笑話;而齊景公、齊宣王、晏子、淳於髡、東方朔等也都在書中反複出現。另外,曆代的文人學士,良臣名相,民間的飽學之士,其人其事反映出來的哲理思辨,都躍然於紙上。當讀者看到這些人物活靈活現地再現於曆史舞台時,或幡然深省,或憤懣填胸,或忍俊不禁,無不覺得這些人物事件真實可信,並產生現實生活中似曾相識的感覺。

曆史的長河波濤洶湧,大浪淘沙,沉澱保存下來的文獻乃是片金碎銀,尤為珍貴。本書廣采博取,精選了這些廣泛流傳的哲理故事,直接反映了人們當時所倡導的道德理想,全麵地闡述了古人立身處世、立誌成才和處理人際關係的一係列準則,更涉及為官、治國、治學、修身、養性各方麵內容,以及對社會、自然、人生的思考,間以按語點撥,說出意旨所在,以引人思考。

全書援引資料豐富,內容廣泛,選擇精,架構巧,觀點鮮明,是一部獨具匠心的曆代哲理故事經典讀本,不僅能給人們特別是青少年讀者提供豐富的曆史知識,還能引導他們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妙趣橫生的故事中體悟到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