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和學霸同桌的日子(1 / 2)

高三分班之後,班裏來了一位新同學,名叫許寧。

許寧又高又帥,若是誰與他同桌,簡直是一部青春偶像劇,大家都會羨慕。

最重要的是,許寧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

數理化人家隻背基本公式,其它公式自己推導;答題從不套格式,但他隨手寫的解答會被別人奉作標準;旁人要用三四頁草稿紙大量計算的難題,人家輕輕瞟一眼就能說出正確答案;對正常人來說,考試題目一般有三種:會的,看起來會的,不會的。對許寧來說隻有兩種:會的,考題出錯的。

如此強大到令人毛骨悚然的配置,誰會與之同桌呢。

祝融融望了一回天:很不幸的是,自己就是她們眼中那個幸運兒。

和許寧同桌之前,祝融融覺得自己是學渣;和許寧同桌後,祝融融覺得自己是弱智;考試之後千萬不能和他對答案,不然直到發卷之前整個人生都將慘淡且毫無安全感;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離死別,而是數學老師在講第三章,自己在看目錄,同桌在寫示波器編程源代碼。

你能求出坐在名牌香水旁邊那瓶六神的心理陰影麵積嗎?這樣無情無恥無限循環的踐踏尊嚴,你還會覺得是偶像劇嗎?吵架的時候連措辭都需十分謹慎啊,你罵人家“傻逼”時,人家瞥你一眼就讓你無地自容啊!

好在祝融融特別缺心少肺,這番令人發指的恥辱生活,過著過著,也就沒羞沒臊的適應了。

但無人知曉的是,在學校裏從不和祝融融說話的許寧,每天晚上,都會準時準點去祝融融家。

祝融融心想,那些每天都要用眼神將自己戳出許多洞的懷春少女,要是知道這事,勢必將受到十萬點不止的傷害吧。

其實許寧之所以會去祝融融家,是因為他是祝爸爸請來的鋼琴家教。

事情要從兩年之前說起。

祝融融與許寧兩家,是樓上樓下的鄰裏關係。

那個小區的住民幾乎都知道,一樓有戶姓許的人家,家裏有個會彈鋼琴的兒子,十幾歲的高中學生,成績優異,禮貌懂事,每天放心回家要麼溫習功課,要麼練琴,從不惹事。

那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像祝融融這樣的不省心的野驢子,因為這種人的存在,讓她多挨了母親大人不知道多少打罵。

祝融融也練過兩年鋼琴,後來由於吃不得苦,半途而廢了。

祝融融那望女成鳳的父母,就琢磨著,與其讓女兒整天在外麵瘋跑不思進取,不如請一樓那孩子來教她鋼琴吧。

許寧這個男生,每次排行榜上四平八穩的占據著榜首,要不認識他都難。祝融融和他不同班,所以平時沒有交際。但要讓他給自己當家教,多丟人。

但是祝爸爸不顧女兒頑強的抵抗,巴巴的上前去請,被人家直截了當的拒絕了,聽說門都沒讓進。這事,可以榮登祝融融人生三大恥辱之首。

第二天放學,祝融融在外麵野夠了走進小區時,一樓許家已響起了鋼琴聲。

肖邦的《第一敘事曲》,飽滿、洪亮、沉重的c音,透著嚴肅的氣氛。盡管祝融融不願承認,那人的確彈得非常好。

祝融融靠近那間窗戶,踩在一隻貓窩上,躡手躡腳趴上窗台,探頭探腦的往裏看:房間明亮整潔,窗戶的斜對麵,一位清瘦的穿白體恤的短發男生正坐鋼琴前,專注的彈奏。晚霞恰好,灑在他的臉上,明潔,俊朗。

一位風韻猶存的貴婦望著祝融融笑:“小妹妹,是你想跟我們寧寧學琴吧?”

祝融融那時呼呲呼呲的舔著一種叫東北大板的雪糕,聞言,義正言辭的搖頭:“不,是我爸。”

琴聲戛然而止,隨後從窗戶裏丟出一張紙巾:“你能把鼻涕擰幹淨嗎?”站在窗前那個少年,一張漂亮幹淨的臉,毫不掩飾對她的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