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以生存為前提,交易的前提是首先確保資金的安全。觀察上汽集團的走勢,在A點之前出現了一個高點,在A點出現了另一個高點。從交易的角度而言,這兩點都是顯著的賣出點。尤其是A點,一旦不能創新高,就要先出局。而B點則作為最後的止損位置,這是毫無疑問要在“當下”去執行的。如果在B點不及時出局,那麼最後的結果是從17.50元左右一直跌到14.50元,有接近20%的差價。換個角度來說,這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降低交易持倉成本的機會。所以,當下交易,我們不必把下跌看成資金縮水的過程,反而應該看成是降低成本、抄底的機會。股價不斷地下跌,我們就不斷地在反彈不突破前麵高點的時候賣出,再在相應的技術標準的底部買入。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使得持倉成本最低化。由於“走勢終完美”,隨著下跌動能耗盡,最終的上漲一定會出現。交易首先就是一個以犧牲手續費和小量損失為代價的過程。企圖回避這個過程是不現實的。
不同的交易係統實際上對應著不同的止損策略。前文的實例實際上是根據後文將要詳細敘述的背離係統進行的交易。對於趨勢性的交易機會而言,均線交易係統就像一個傻瓜機一樣,是非常簡單、可靠的。但是一旦趨勢結束,在走勢的末端,由於多空分歧加大,出現震蕩走勢的幾率增大,這時候會導致交易頻繁地進行,勢必對交易信心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交易模式的選擇與交易標準的建立是極其重要的。選擇了一個交易模式,就等於選擇了交易的止損模式。而止損模式的選擇,直接關係到交易的最終結果。通過前後兩張示意圖的比較,我們顯然可以發現,前麵一種模式是更加合理的交易模式。
難以跨越的門檻
二級市場的交易結果大致有三種情況:一是虧錢的交易,也可以稱為負的交易;二是賺錢的交易,也可以稱為正的交易;三是平衡的交易,也可以稱為零的交易。任何一個交易者,實際上都需要經曆“負—零—正”三個交易階段。市場的殘酷性、人性的貪婪使得大部分投資者甚至難以跨越“負—零”這個看似簡單的門檻。可以肯定的是,隻要能夠跨越這道門檻,那麼前麵的交易道路將變得更加寬闊。
看似簡單的從負到零,實際上卻伴隨著投資交易者對於交易理念的革新、交易心態的巨大飛躍、自我控製能力的極大提升、對市場本質的深入認識等諸多方麵的成長,並由此逐步建立一個較為可靠的、適用於自己的交易體係。上述幾個方麵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尤其是對於市場的認識與理解,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中,如果不能理解中國經濟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就不能理解為什麼我們的股市一直磕磕絆絆,繼而所采取的交易策略就不可能適合市場。所以,從負到零的轉變,需要做大量的技術儲備、心態儲備、知識儲備,並且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發展以生存為前提,交易的前提是首先確保資金的安全。觀察上汽集團的走勢,在A點之前出現了一個高點,在A點出現了另一個高點。從交易的角度而言,這兩點都是顯著的賣出點。尤其是A點,一旦不能創新高,就要先出局。而B點則作為最後的止損位置,這是毫無疑問要在“當下”去執行的。如果在B點不及時出局,那麼最後的結果是從17.50元左右一直跌到14.50元,有接近20%的差價。換個角度來說,這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降低交易持倉成本的機會。所以,當下交易,我們不必把下跌看成資金縮水的過程,反而應該看成是降低成本、抄底的機會。股價不斷地下跌,我們就不斷地在反彈不突破前麵高點的時候賣出,再在相應的技術標準的底部買入。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使得持倉成本最低化。由於“走勢終完美”,隨著下跌動能耗盡,最終的上漲一定會出現。交易首先就是一個以犧牲手續費和小量損失為代價的過程。企圖回避這個過程是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