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見:①大便黏稠,小便味臭(以前大便幹燥難下)。②口渴口膩思冷飲,晨起眼屎多。③頭暈身軟,眠差嗜睡,大腦不耐思考。④易感冒,易熱易汗,手足心汗多,汗出黏稠。下身盜汗。⑤納差,腰痛足軟,記憶差。
檢查脈浮滑有力,尺弱,舌淡胖,苔膩白,舌脈紫。
辨證脾腎虧虛,氣陰不足,濕熱瘀毒痼結。
治法健脾補腎,益氣養陰,清熱解毒利濕。
處方參苓白術散、知柏地黃丸、仙方活命飲加味。
西洋參 90克 茯苓 40克 白術 30克 苡仁40克
蓮米 40克 山藥 10克 扁豆 30克 砂仁20克
陳皮 15克 蒼術 15克 黃柏 15克 生地90克
山萸 30克 澤瀉 30克 丹皮 30克 二冬各25克
銀翹各 25克 雲防風 15克 白芷 15克 當歸20克
赤芍 25克 大貝 25克 花粉 25克 乳沒各15克
穿山甲 15克 皂角刺 25克 露蜂房 25克 野菊花25克
蒲公英 25克 地丁 25克 天葵子 25克 全蟲25克
蜈蚣10條柏子仁 60克 靈芝 40克 棗仁40克
夜交藤 30克 白蒺藜 30克 石斛 30克 龜板30克
上等蜂蜜適量,諸藥烘極幹,煉蜜為丸,早晚各服6克,感冒停服。
2012年2月8日回訪:判若兩人。麵疹依稀,數粒而已,不紅不腫不痛。背部及前胸紅疹俱已消失。心情好,精力足,記憶佳,食振,睡眠安穩。口渴微,頭暈身軟未見,腰身不痛,盜汗止。家人甚感驚奇!其母密告之,“兒患病後,心情鬱憂苦悶,極少出家門,幾有輕生念頭!應該早點來治就好了……”
按語:未婚之人少欲,身體處於生長發育期,所患之疾用藥對證,古語曰四兩撥千斤,應手而愈!
皮疹何來?髒腑虧虛,所產生之毒素無以排泄,積聚肌腠,泛溢肌膚,皮疹作矣!參苓白術散健脾除濕,絕濕毒之源;知柏地黃丸滋陰清熱,補已虧之陰;二妙散、仙方活命飲清熱敗毒利濕,消皮疹之毒。為丸長服,定可奏功!
第三節 帶狀皰疹
醫案
楊某男45歲2011年12月10日初診
主訴帶狀皰疹10天。
病史10天前發病,初腹部皮膚痛,第三天出現紅色皰疹稍痛,第四天疼痛加劇。醫院確診:帶狀皰疹。輸液治療4天不解。近兩天皰疹增多,蔓延至腰脅,疼痛劇烈。回憶20天前頭痛至今未愈(吹風受涼加重,以手按之或保暖好轉)。平時體質差,血壓低,頭暈麵白神差,食少。
檢查脈弦滑,舌淡苔白厚膩幹。
辨證寒濕犯表,鬱久化熱成毒,素體虧虛。
治法散寒除濕,清熱敗毒,扶正固本。
處方升麻葛根湯加味。
葛根 30克 升麻 12克 赤芍 15克 甘草10克
秦艽 15克 白芷 12克 苡仁 20克 鬱金15克
桑枝 15克 桑葉 12克 桑寄生 20克 絲瓜絡12克
夜交藤 20克 合歡皮 20克 黨參 25克 茯苓25克
刻見:①大便黏稠,小便味臭(以前大便幹燥難下)。②口渴口膩思冷飲,晨起眼屎多。③頭暈身軟,眠差嗜睡,大腦不耐思考。④易感冒,易熱易汗,手足心汗多,汗出黏稠。下身盜汗。⑤納差,腰痛足軟,記憶差。
檢查脈浮滑有力,尺弱,舌淡胖,苔膩白,舌脈紫。
辨證脾腎虧虛,氣陰不足,濕熱瘀毒痼結。
治法健脾補腎,益氣養陰,清熱解毒利濕。
處方參苓白術散、知柏地黃丸、仙方活命飲加味。
西洋參 90克 茯苓 40克 白術 30克 苡仁40克
蓮米 40克 山藥 10克 扁豆 30克 砂仁20克
陳皮 15克 蒼術 15克 黃柏 15克 生地90克
山萸 30克 澤瀉 30克 丹皮 30克 二冬各25克
銀翹各 25克 雲防風 15克 白芷 15克 當歸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