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氣針法
動氣針法是董氏針法中應用最廣的一種針法,此針法不僅是董氏奇穴中的重要針法,而且也是目前傳統針灸中的一種重要手法。特別是在一針療法中治療各種痛證,被廣泛運用,一針療法若離開了動氣針法(在傳統針灸中,這種針法一般稱為運動針法),其療效則會大大降低。目前一些新發展的針法,如平衡針法、浮針療法等均需配合這種針法,否則難以彰顯奇效。
動氣針法是針刺後立動患處牽引其氣的一種操作針法,動引其氣之意,即在某個穴位進針得氣後,邊行針邊令患者活動患處的方法,使病痛立即緩解,表示所選之穴已發揮應有效能。動氣針法具體操作如下:
(1)首先決定針刺穴位。
(2)當針刺得氣後,一邊行針(撚轉或提插),一邊囑患者配合活動患處。根據患者實際臨床效果決定留針還是出針,若病痛已完全消失,則可出針;若病痛未完全好轉,病情嚴重,病程長的患者,根據情況決定留針時間,在留針期間必須行針(撚轉或提插)數次以提氣,並同時配合動氣針法活動患處。
(3)當病患處於難以活動的部位,如在胸腹部、鼻子、眼睛、耳朵等特殊部位時,可采用特殊動氣針法。當病在胸腹部時可讓患者用深呼吸的方法運動;當病在鼻子,可讓患者用鼻子喘息的方法;當病在眼睛時可囑患者配合眼睛睜閉動作;當病在耳朵時可用鼓耳的方法;若是某些神智病變,讓患者配合意念引導法而發揮特殊動氣療法。可見動氣療法具有廣泛的實效性。
動氣針法簡單實用,作用強大,是提高針刺療效的一種有效手段,但是在運用此針法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方能正確地用好這一針法。針刺之穴不能在患處,否則難以活動患部,一般為遠端健側選穴。令患者配合活動時先從小幅度動作開始,由輕到重,逐漸加大力度。運用動氣針法取穴宜少,尤其適宜於一穴治療。動氣針法的運用有兩個方麵的作用。一是牽引其氣,當針刺後,活動患處,是讓針刺後直接迅速打通患處之瘀,使針穴與患處之氣相互通應;二是檢查所選穴位是否有效,當針刺得氣後,讓患者活動病痛處,若疼痛緩解或消失,說明選穴正確;若病痛無改善,說明辨證選穴不準確,需要重新思考辨證選穴組方。
(一)動氣針法
動氣針法是董氏針法中應用最廣的一種針法,此針法不僅是董氏奇穴中的重要針法,而且也是目前傳統針灸中的一種重要手法。特別是在一針療法中治療各種痛證,被廣泛運用,一針療法若離開了動氣針法(在傳統針灸中,這種針法一般稱為運動針法),其療效則會大大降低。目前一些新發展的針法,如平衡針法、浮針療法等均需配合這種針法,否則難以彰顯奇效。
動氣針法是針刺後立動患處牽引其氣的一種操作針法,動引其氣之意,即在某個穴位進針得氣後,邊行針邊令患者活動患處的方法,使病痛立即緩解,表示所選之穴已發揮應有效能。動氣針法具體操作如下:
(1)首先決定針刺穴位。
(2)當針刺得氣後,一邊行針(撚轉或提插),一邊囑患者配合活動患處。根據患者實際臨床效果決定留針還是出針,若病痛已完全消失,則可出針;若病痛未完全好轉,病情嚴重,病程長的患者,根據情況決定留針時間,在留針期間必須行針(撚轉或提插)數次以提氣,並同時配合動氣針法活動患處。
(3)當病患處於難以活動的部位,如在胸腹部、鼻子、眼睛、耳朵等特殊部位時,可采用特殊動氣針法。當病在胸腹部時可讓患者用深呼吸的方法運動;當病在鼻子,可讓患者用鼻子喘息的方法;當病在眼睛時可囑患者配合眼睛睜閉動作;當病在耳朵時可用鼓耳的方法;若是某些神智病變,讓患者配合意念引導法而發揮特殊動氣療法。可見動氣療法具有廣泛的實效性。
動氣針法簡單實用,作用強大,是提高針刺療效的一種有效手段,但是在運用此針法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方能正確地用好這一針法。針刺之穴不能在患處,否則難以活動患部,一般為遠端健側選穴。令患者配合活動時先從小幅度動作開始,由輕到重,逐漸加大力度。運用動氣針法取穴宜少,尤其適宜於一穴治療。動氣針法的運用有兩個方麵的作用。一是牽引其氣,當針刺後,活動患處,是讓針刺後直接迅速打通患處之瘀,使針穴與患處之氣相互通應;二是檢查所選穴位是否有效,當針刺得氣後,讓患者活動病痛處,若疼痛緩解或消失,說明選穴正確;若病痛無改善,說明辨證選穴不準確,需要重新思考辨證選穴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