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鰻

別名:鑽腹魚

生存時期:約為3億多年前至今

體形特征:形似鰻,無鱗,皮膚光滑柔軟,前半段為圓柱狀,後半段則較側扁,體側具黏液孔,黏液腺發達,受刺激時會分泌大量黏液。長約40~80厘米。

相關鏈接:盲鰻逐漸適應了沒有陽光、沒有綠色、沒有競爭的黑暗環境,付出的代價是失去了明亮的雙眼和美麗的膚色。因為依靠過濾水中的微生物存活,漸漸地連上下頜也退化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靈敏的觸須和吸盤。

盲鰻不怕熱,也不怕冷,能在10℃~35℃的水中生存,這是其他魚類都不具備的功能。更為神奇的是,為了挨過漫長的無食歲月,它進化出了4顆心髒,半年內不吃東西,仍安然無恙。在交配季節,它先充當雄體,自我受精後,它又變為雌體,直至產下自己的後代。

盲鰻檔案:盲鰻和七鰓鰻是近親,也是沒有頜的原始動物。盲鰻完全生活在海洋裏,一般在海麵以下100米深處生活,以小型甲殼類動物及多種魚類為食。盲鰻角質齒像一排一排的梳子,能將肉從獵物身上刮下來。屬於雌雄同體、自我繁殖的生物。

外形

體呈長圓柱形,似鰻,皮膚柔軟無鱗,身體前半段為圓柱狀,後半段側扁。

鼻孔

退化隱於皮下,不具晶體。

1個,位於吻端。

具尾鰭,無偶鰭。

外鰓孔

在離口很遠的後麵向外開口,使身體前部深入寄主組織而不影響呼吸。

呈裂縫狀,如吸盤,吸附力強,生著銳利的角質齒。

虎鯊

別名:無

食性:肉食性

生存時期:古生代石炭紀至今

虎鯊檔案:軟骨魚綱虎鯊科所有種類的統稱,生活於熱帶及亞熱帶海底的鯊魚。長度在50~150厘米之間,屬於中小型鯊。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各熱帶與溫帶海區。海產,底棲,除地中海和大西洋外,幾乎各處可見。以貝類、魚類及甲殼類動物為食。

體形特征:體粗大而短,長度在50~150厘米之間,頭高近方形。眶上突起顯著,吻短鈍,眼小,噴水孔小,位於眼後下方。眼睛較小,呈橢圓形,沒有瞬膜。

相關鏈接:虎鯊是鯊魚家族中僅次於噬人鯊的凶猛食肉動物。卵胎生動物,當魚卵孵化成仔魚後,就開始互相殘食,一直拚殺到最後僅剩一條為止,在幼體時就具有一定的攻擊性。虎鯊的食物十分雜亂,除了捕食貝類、甲殼類和魚類之外,有時人們拋入大海的垃圾甚至船上的木板也能吞食,它那鋒利的牙齒能咬斷、磨碎非常堅硬的物體,如果人被它咬一口也會有生命危險。

背鰭2個,具臀鰭、尾鰭、胸鰭。

鼻孔

具1鼻孔,位於吻端。

外形

體粗大而短,長50~150厘米,頭高近方形。

眼小,橢圓形,上側位,無瞬膜。

口平橫,上、下唇褶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