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穴:位於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線旁開20厘米,肩胛骨喙突上方,鎖骨外端下緣凹陷中,中府上3.33厘米處。具有寬胸理氣、清肺除煩、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胸中熱、胸中煩滿、咳嗽、氣喘、肩臂痛、上肢不舉。
●中府穴:位於胸前壁的外上方,雲門穴下3.33厘米,前正中線旁開20厘米,平第1肋間隙處。具有寬胸理氣、清熱宣肺的作用。主治咳嗽、胸脹滿、氣喘、胸痛。
●足三裏穴: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是五腧穴之一,胃腑的下合穴。位於犢鼻穴下10厘米(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處,具有調理脾胃、健運脾陽、溫中散寒、補中益氣、調和氣血、宣通氣機、驅邪防病、補虛強身的作用。中醫學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調補足三裏,實即培補後天,是養生保健的第一要穴。灸足三裏穴養生保健在我國古代有很多記載,提出無病之人,常灸足三裏穴可以延年益壽,故稱長壽之灸。還有常灸足三裏,勝過吃老母雞之說。艾條灸10~15分鍾,艾盒灸30分鍾左右。
●脾俞穴:位於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5厘米處。具有健脾利濕、益氣和中的作用。主治胃痛、腹脹、嘔吐、痢疾、泄瀉、便血、水腫、肩背腰疼。
●尺澤穴:位於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的橈側緣。具有清熱調肺、疏經通絡的作用。
主治咯血,喉痹,咳嗽,哮喘,鼻出血,胸脅脹滿,肩、臂痛,肘臂攣痛,手臂不得舉等。尺澤穴對呼吸係統疾病,如胸膜炎、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等所致的咳、痰、喘、吐血、咽喉疼痛有效。
●雲門穴:位於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線旁開20厘米,肩胛骨喙突上方,鎖骨外端下緣凹陷中,中府上3.33厘米處。具有寬胸理氣、清肺除煩、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胸中熱、胸中煩滿、咳嗽、氣喘、肩臂痛、上肢不舉。
●中府穴:位於胸前壁的外上方,雲門穴下3.33厘米,前正中線旁開20厘米,平第1肋間隙處。具有寬胸理氣、清熱宣肺的作用。主治咳嗽、胸脹滿、氣喘、胸痛。
●足三裏穴: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是五腧穴之一,胃腑的下合穴。位於犢鼻穴下10厘米(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處,具有調理脾胃、健運脾陽、溫中散寒、補中益氣、調和氣血、宣通氣機、驅邪防病、補虛強身的作用。中醫學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調補足三裏,實即培補後天,是養生保健的第一要穴。灸足三裏穴養生保健在我國古代有很多記載,提出無病之人,常灸足三裏穴可以延年益壽,故稱長壽之灸。還有常灸足三裏,勝過吃老母雞之說。艾條灸10~15分鍾,艾盒灸30分鍾左右。
●脾俞穴:位於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5厘米處。具有健脾利濕、益氣和中的作用。主治胃痛、腹脹、嘔吐、痢疾、泄瀉、便血、水腫、肩背腰疼。
●尺澤穴:位於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的橈側緣。具有清熱調肺、疏經通絡的作用。
主治咯血,喉痹,咳嗽,哮喘,鼻出血,胸脅脹滿,肩、臂痛,肘臂攣痛,手臂不得舉等。尺澤穴對呼吸係統疾病,如胸膜炎、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等所致的咳、痰、喘、吐血、咽喉疼痛有效。